天地之间有此身
天地之间有此身,此身岂肯惹风尘。
竹篱茅舍居来稳,纸帐蒲团趣更真。
行己作成山水癖,到头不是利名人。
使予生遇陶唐世,当与许由巢父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茫茫宇宙中,我存在着这个身体,
它怎会去沾染世俗的尘埃。
我在竹篱茅屋里居住得安稳自在,
享受这纸帐蒲团带来的乐趣和真实。
行为做事是我对山水的热爱,
到头来却不是名利场上的显赫人物。
如果我生活在陶唐盛世,
我会和许由、巢父成为同道中人。
去完善
释义
1. 竹篱茅舍:指简易的农家房屋。茅舍,用茅草做屋顶的房屋。
2. 纸帐蒲团:纸帐,用纸张制作的床帐;蒲团,以蒲草编织成的圆形坐垫,通常用于跪拜、打坐等场合。
3. 山水癖:喜欢山水自然的爱好。
4. 陶唐世:即尧舜禹时的时代,被认为是古代理想的社会。
5. 许由巢父:许由和巢父均为尧舜时期的高士隐者。
去完善
赏析
《天地之间有此身》是宋代诗人释文珦的一首抒怀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简朴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不追求名利的高洁品质。
首联“天地之间有此身,此身岂肯惹风尘”,诗人以天地之间的渺小存在来形容自己,暗示自己的谦逊和低调。同时,用“惹风尘”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纷争的避之唯恐不及。
颔联“竹篱茅舍居来稳,纸帐蒲团趣更真”,通过对“竹篱茅舍”和“纸帐蒲团”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清幽雅致的居住环境,以及诗人浓厚的艺术情趣。这里,“稳”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平静心态,而“趣更真”则突出了他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热爱。
颈联“行己作成山水癖,到头不是利名人”,表达了诗人在山水游历中的自得之乐,以及对名利的不屑一顾。诗人以“山水癖”自嘲,实则展示了他远离红尘纷扰的超然态度。
尾联“使予生遇陶唐世,当与许由巢父伦”,诗人设想如果自己生活在陶唐盛世(指尧舜禹时期),他会成为像许由、巢父那样的隐士高贤。这里的“陶唐世”和“许由巢父”都是象征隐逸生活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美好愿景。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心志,表现了诗人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名利的蔑视,同时也传达出诗人渴望隐逸生活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地之间有此身》是南宋诗人释文珦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
在这一年里,释文珦正处于中年时期,他在浙江杭州灵隐寺担任住持。由于他的才华和学识,受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尊敬和赞誉。这一时期的他,在佛法的熏陶下,对社会和人生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在这个时代,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战乱和贫困仍然是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释文珦作为一个出家人,对于这些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这首《天地之间有此身》中,释文珦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他强调了生命的渺小和短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这首诗反映了他在这一时期对生命哲学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