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遣兴

标题包含
遣兴
风细酒初醒,凭栏别有情。蝉稀秋树瘦,雨尽晚云轻。 旅鬓一丝出,乡心寸火生。子牟魂欲断,何日是升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咸用,字宾王,唐朝著名文学家。他的生卒年及具体籍贯均不详,但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是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李咸用在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他性...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微风拂面,醉意初醒,倚着栏杆望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秋天到了,蝉声稀疏,树木渐渐变得瘦削;雨后的天空,晚云飘渺,显得格外轻盈。 旅途中的我,双鬓添了一丝白发;思乡的情怀,心头涌起一股暖意。子牟啊,你若是听到这乡愁的心声,恐怕也会为之断肠吧!什么时候才能迎来太平盛世,让四海之内皆兄弟呢?
去完善
释义
1. 风细:指微风拂面。 2. 酒初醒:喝完酒后刚刚醒来的状态。 3. 凭栏:靠着栏杆。 4. 别有情:有特别的情感。 5. 蝉稀:蝉声稀少。 6. 秋树瘦:秋天的树木显得稀疏。 7. 雨尽:雨水停了下来。 8. 晚云轻:傍晚的云朵轻盈地飘荡。 9. 旅鬓:离家在外的人的鬓角头发。 10. 乡心:思念家乡的心情。 11. 寸火生:生出一点点的希望。 12. 子牟魂欲断:引用了战国时期楚国游士江淹悼念好友郭璞的诗句“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本自子牟魂,宁望黄池会”,表达出自己离群索居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怀念之情。 13. 何日:什么时候。 14. 升平:和平昌盛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遣兴”,实际是在抒发诗人深重的忧国之情。起句“风细酒初醒,凭栏别有情”即揭示了诗的主题:在国家局势纷扰的时刻,诗人在凭栏远望之中感受到了时代的沉重压力。颔联“蝉稀秋树瘦,雨尽晚云轻”则通过景物描绘表现出风雨过后的景象,寓意国家的危机虽然已经暂时平息,然而前景仍然充满变数。颈联“旅鬓一丝出,乡心寸火生”表达了诗人自己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的深切忧虑和无奈情绪,同时也流露出期待家国安宁、百姓安康的向往之情。尾联“子牟魂欲断,何日是升平”则进一步呼应了诗题中的“遣兴”二字,表达出诗人面对国家命运时的失落与焦虑。整首诗情感真挚,用词精炼,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沉关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遣兴》是唐代诗人李咸用的一首五言律诗,具体创作时间未详,但据其内容可知,该诗可能作于唐末五代时期。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婉转的笔触描绘了自己闲适的生活和情志的寄托。 在李咸用所处的时代,唐末五代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的时期。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逐渐衰弱,各地藩镇割据,战乱不断。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寻求避世的方式,以求心灵的慰藉。李咸用的《遣兴》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李咸用本人经历了唐末五代的沧桑变迁,他在诗歌中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表达了他寄情山水、纵情诗酒的隐逸情怀,也反映了他在乱世中的无奈与悲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