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论语 弟子入则孝章

标题包含
论语 弟子入则孝章
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犹未是全功。 圣贤成法事物理,都在诗书六艺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普(1247年-1315年),字敬之,号石堂,浙江台州人。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学者、教育家、诗人。 陈普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于《周易》。他曾在太学学习,后回乡教书,培养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孝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孝,孝顺;弟,兄弟之间。 2. 谨信:谨慎诚实。谨,谨慎;信,信用。 3. 泛爱众:广泛地关爱众人。泛,广泛;爱众,关爱众人。 4. 亲仁:亲近有德行的人。亲,亲近;仁,有德行的人。 5. 全功:完全的成功。全,完全;功,成功。 6. 成法:已成之法,即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成,已完成的;法,法则、方法。 7. 事理:事物的道理。事,事物;理,道理。 8. 诗书:指《诗经》和《尚书》,都是古代的经典书籍。 9.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是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去完善
赏析
《论语 弟子入则孝章》陈普的这首诗词是通过对“孝”、“弟”、“谨”、“信”等美德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首先,诗人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其次,诗人通过“弟”和“谨信”这两个方面,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信任,这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最后,诗人提到“亲仁”,意味着要亲近有德之人,向他们学习,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儒家经典中的“礼”、“义”、“仁”的理解,也反映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论语·弟子入则孝章》是南宋诗人陈普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259年左右,即南宋理宗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陈普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早年曾担任官职,后因故被贬回乡,开始致力于学术研究。这一时期的陈普对儒家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论语》的研读。他在研读过程中,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这首《论语·弟子入则孝章》。 在南宋时期,儒家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士人阶层的精神支柱。然而,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民族矛盾的加剧,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普通过对《论语》的研读,表达了对儒家道德观念的坚定信仰,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