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元鞑攻日本败北歌

标题包含
元鞑攻日本败北歌
东方九夷倭一尔,海水截界自区宇。 地形广长数千里,风俗好佛颇富庶。 土产甚伙并产马,舶来中国通商旅。 徐福庙前秦月寒,犹怨旧时嬴政苦。 厥今犬羊贪犹炽,瞠目东望心如虎。 驱兵驾海气吞空,势力虽强天弗与。 鬼吹黑潮播海翻,雹大于拳密于雨。 七千巨舰百万兵,老龙怒取归水府。 犬羊发怒与天敌,又谋竭力必于取。 已刳江南民髓干,又行并户抽丁语。 凶燄烧眼口竟哑,志士闷闷病如蛊。 虽传漳州气燄盛,又闻襄阳已大举。 割据固足稍伸气,律以大义竟何补。 纵遇圣明过尧舜,毕竟不是亲父母。 千语万语只一语,还我大宋旧疆土。 曾梦苏武开笑口,云牧羝羊今尽乳。 仗节还汉欣欣然,须发尽白心如故。 一念精烈无不通,天地为宾我为主。 高悬白眼混沌前,那肯以命落尘土。 翻身鼓掌一笑时,万古万古万万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思肖(1241年-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他是南宋末年的文人、画家,以画兰著称,有“兰癖”之称。 郑思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江南各地,结识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东方有九大夷族倭人部落,他们居住在一片海域隔断的地区。 这片土地辽阔宽广,延绵数千公里,当地的风俗习惯喜好佛教,人民生活相对富裕。 他们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同时也擅长养马。他们的船只远航到中国进行商贸往来。 在徐福庙前,仰望星空,仿佛能看到秦时的月亮。在这里,人们依然在抱怨秦始皇时期的艰苦岁月。 如今,这些犬羊之辈仍然贪婪如虎。他们跨海而来,气焰嚣张,然而天命不可违。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在海面肆虐,仿佛是天降的神罚。数以千计的船只和百万士兵在这场灾难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群恶徒竟然敢挑战天威,妄图侵占这片土地。他们已经在江南地区搜刮了无数的民脂民膏,现在又开始实施并户抽丁的政策。 这群人的嚣张气焰已经让人无法忍受,他们就像是被诅咒了一样,无法说话。但总有一些有志之士在默默承受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虽然听说漳州的气氛非常紧张,但是襄阳的大举行动更让人担忧。这种割据的行为或许能暂时缓解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对正义和平并没有任何好处。 即使遇到了像尧舜那样的英明君主,毕竟他们不是我们的亲生父母。千言万语归结为一句话:我们要恢复大宋的旧疆土。 我们曾经梦见苏武开怀大笑,他告诉我们那些被放逐的牛羊现在已经能够哺乳。如果我们能像苏武那样坚守信念,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当我们全心全意投入到这场战斗中,我们会发现天地之间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我们眼中的世界将会变得截然不同。 在这个美好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欢笑,一起庆祝。愿这个时刻永远留存在历史的记忆中。
去完善
释义
1. 九夷:泛指东方的少数民族地区。 2. 倭:即日本,这里用“一尔”表示其地理上邻近中国东部沿海。 3. 区宇:地域界限。 4. 徐福庙:位于日本福冈市的秦徐福墓祠,纪念秦朝方士徐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和百工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事迹。 5. 嬴政:秦始皇的名字。 6. 犬羊:贬称元朝侵略者。 7. 黑潮:又称“日本海沟”,位于日本南部海域,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洋裂缝之一。 8. 七千巨舰:元朝船只数量众多的夸张说法。 9. 老龙:暗指天神、龙王等神话形象。 10. 戽:中国古代一种农业灌溉工具。 11. 江南:中国南方地区,这里是元朝统治的核心地带。 12. 并户抽丁:古代户籍制度中的一种征兵政策。 13. 蛊:疾病名,比喻极度困惑、痛苦的状态。 14. 漳州:元朝进攻日本的重要基地,位于福建南部。 15. 襄阳:元朝攻打日本的另一个重要基地,位于湖北西北部。 16. 大义:正确的道德准则。 17. 尧舜:上古时期的两位著名君主,被誉为圣贤的代表。 18. 苏武:西汉时期的外交官,被匈奴囚禁十九年,始终坚守民族气节。 19. 羝羊:公羊。 20. 节:古代使者的符节。 21. 白眼:不悦、轻蔑的神情。 22. 混沌:宇宙形成前的原始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元朝军队攻打日本失败事件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日本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以及其与中国的商贸往来,表达了对日本的友好态度。然而,诗中也揭示了元朝统治者的贪婪与残暴,他们在征服日本的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的挫败。诗人借此呼吁人们铭记历史教训,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鞑攻日本败北歌》是南宋末年诗人郑思肖的一首长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74年至1281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元朝军队进攻日本的时期。郑思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 在南宋末年,中原大地饱受战乱之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郑思肖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苦难。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于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 当时,元朝军队为了扩大疆土,发动了对日本的侵略战争。然而,这场战争却遭到了日本人民的顽强抵抗,最终元朝军队被迫撤退。郑思肖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元鞑攻日本败北歌》。 在诗歌中,郑思肖通过对战争的批判,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放下武器,实现民族间的友好相处。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郑思肖的人道主义精神,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民众对于和平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