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霜天晓角

标题包含
霜天晓角
暮天云阔。 懒泛琴三叠。 恰有梅花相伴,窗儿上、一枝月。 忆别。 恁时节。 吟情谁共说。 敧枕偶成清梦,画角晓、更愁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已呈现暗蓝,朵朵流云悠然自适,仿佛是夜空的婉转披肩。在茫茫天际中,云朵如漫无边际的海水涌动不息。闲逸的心境油然而生,悠然自得地吹奏起一曲动听的曲子。宛如一个诗人独坐江畔,演奏出一段段的千年往事。与那窗外的明月和墙角盛开的梅花相映成趣,恍若一幅泼墨山水画。 回忆离别时,那时的景色还如同昨日般清晰。却无人能与我一起细细品味那时的情境,只能任岁月的风轻轻拂过脸颊,带走了我们的故事。而那几许轻愁都被慵懒的时光悄然卷起,沉入心底深处。枕头旁的轻柔梦境,却带着沉重的心情。醒来之时,号角声回荡在黎明时分,心头的惆怅更加强烈。
去完善
释义
1.暮天:傍晚的天空。 2.云阔:天空辽阔无边。 3.琴三叠:弹琴三次。这里是借指弹琴消磨时光。 4.梅花:一种花朵,具有高雅的气质,常用来象征高尚的品质。 5.窗儿上、一枝月:窗户上挂着一轮明月。 6.忆别:回忆离别时的情景。 7.恁时节:那时候。 8.吟情:抒发情感。 9.谁共说:与谁共同分享。 10.敧枕:斜靠着枕头。 11.偶成:偶然形成。 12.清梦:宁静的梦。 13.画角:古代军中吹奏的乐器。 14.更愁绝:更加感到忧愁。
去完善
赏析
《霜天晓角》张辑这首词以暮天云阔的景象开篇,表达了一种旷达的意境。紧接着,“懒泛琴三叠”一句展示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使是暮色沉沉的日子,也能通过弹琴来消磨时光。而“恰有梅花相伴,窗儿上、一枝月”则是对梅花和月的描绘,表达出诗人高雅的情趣和对美好景色的欣赏。 下阙开始,“忆别。恁时节。吟情谁共说”,诗人回想起了离别的那一幕,此时的情感无人诉说,更显孤独。而“敧枕偶成清梦,画角晓、更愁绝”,诗人倚着枕头做了一个短暂的梦,却被清晨的画角声唤醒,心中的愁绪再次涌上心头。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诗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又富有才情的诗人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霜天晓角》是南宋词人张辑创作的一首咏梅词。据考证,此词大约创作于南宋中期,即公元1150年至1200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与金国对峙时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在创作这首词时,张辑正处于人生低谷。他原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但因时局原因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这使得他对国家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同时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 在这种背景下,张辑将内心的情感寄托在梅花这一象征高洁、坚韧的花卉上,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同时,他也借此表达对那些能坚守气节,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的人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