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东泽先生,谁说能诗,兴到偶然。
但平生心事,落花啼鸟,多年盟好,白石清泉。
家近宫亭,眼中庐阜,九叠屏开云锦边。
出门去,且掀髯大笑,有钓鱼船。
一丝风里婵娟。
爱月在沧波上下天。
更丛书观遍,笔床静昼,篷窗睡起,茶灶疏烟。
黄鹤来迟,丹砂成未,何日风流葛稚川。
人间世,听江湖诗友,号我东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泽老师,说他会写诗,不过是偶尔兴致所至。但他心中多年来始终执着于诗词歌赋,陶醉于白石清泉。他的家就在美丽的宫亭湖畔,眼中的庐山如同一幅画屏。他常常外出游玩,坐在钓鱼船上欢笑。他的诗篇犹如风中佳人,月亮在水面上跳动。他在书房里仔细翻阅书籍,在安静的午后提笔写作,或在船舱中醒来品茗。他在等黄鹤飞来,丹砂炼成的那一天,何时才能像风流倜傥的葛稚川一样畅游世间呢?让我们祝愿这位江湖诗人能够成为东边的神仙。
去完善
释义
1. 东泽:泛指东方的水域地带。
2. 先生说:对知识渊博人的尊称。
3. 但:表转折,然而。
4. 兴到:兴致来了。
5. 落花啼鸟:形容春天景象,花落时鸟鸣不断。
6. 白石清泉:借喻自然美景。
7. 家近宫亭:宫亭湖,位于江西省北部修水之西。
8. 庐阜:庐山,位于中国安徽省与江西省交界处。
9. 九叠屏开:九叠山像屏风一样展开。
10. 云锦边:如同锦缎一般美丽的地方。
11. 出门去:走向户外。
12. 掀髯大笑:表示开朗乐观的心情。
13. 钓鱼船:象征隐士生活。
14. 一丝风里婵娟:形容月色柔和。
15. 沧波上下天:指水波映照出的月亮。
16. 更:还。
17. 丛书观遍:阅读很多书。
18. 笔床:放毛笔的文具架。
19. 静昼:宁静的白昼。
20. 篷窗睡起:在船篷窗口睡觉醒来。
21. 茶灶疏烟:烧茶水的小炉子冒出的轻烟。
22. 黄鹤来迟:借用李白《将进酒》诗句“白首空归去,黄粱梦不成”表达虚度时光之意。
23. 丹砂成未:能否炼成长生不老的丹药。
24. 风流葛稚川:引用葛洪修炼成仙的故事。
25. 人间世:人世间。
26. 听江湖诗友,号我东仙:接受诗友们赠予的称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沁园春》,作者是南宋词人张辑。“沁园春”这个词牌,要求词的节奏和韵律比较紧凑,字数较多,通常用于表达宏大的主题或者豪迈的情感。
张辑在这首词中,首先用“东泽先生,谁说能诗,兴到偶然”这三句,明确表明了对自己诗歌才华的自信和自豪。接下来的几句如“但平生心事,落花啼鸟,多年盟好,白石清泉。家近宫亭,眼中庐阜,九叠屏开云锦边。”更是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热爱。
而“一丝风里婵娟。爱月在沧波上下天。”则表达了他对于美好的景色和宁静的生活的热爱。在接下来的诗句里,他写道:“更丛书观遍,笔床静昼,篷窗睡起,茶灶疏烟。”这描绘了一个书卷气和文艺气息浓厚的环境,显示了他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黄鹤楼来迟,丹砂成未,何日风流葛稚川。”则是他以古喻今,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看淡。在整首词的最后,他用“人间世,听江湖诗友,号我东仙。”这一句收尾,再次展示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个人的独特性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沁园春》是南宋词人张辑的一首名篇。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180年前后。此时的中国正处于金朝入侵、宋室南渡的特殊时期。战乱频繁,民生疾苦,家国破碎的现实使文人墨客对国家前途命运充满忧虑。
张辑本出身书香门第,却逢时局巨变,辗转流落江湖。他因个性刚直,不乐仕进,一生贫困交加。然而他的才情横溢,书法诗画无一不精,与当时著名文人陆游、杨万里等皆有交往,并深受他们的影响。
南宋末年的社会气氛沉重,许多人都在寻求国家的出路,而辛弃疾等人的豪放派词风成为了人们的寄托。在这种背景下,张辑以“沁园春”为题,借咏史抒发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发出了沉痛的哀鸣和对未来的深深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