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赠高闲上人
檐卜花间客,轩辕席上珍。
笔江秋菡萏,僧国瑞麒麟。
内殿初招隐,曹溪得后尘。
龙蛇惊粉署,花雨对金轮。
白马方依汉,朱星又入秦。
剧谈凌凿齿,清论倒波旬。
拂石先天古,降龙旧国春。
珠还合浦老,龙去玉州贫。
鸳鹭输黄绢,场坛绕白蘋。
鼎湖闲入梦,金阁静通神。
海气成方丈,山泉落净巾。
獮猴深爱月,鸥鸟不猜人。
拂岳萧萧竹,垂空澹澹津。
汉珠难觅对,荆璞本来真。
伊傅多联壁,刘雷竞买邻。
江边有国宝,时为劚星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屋檐下的花朵之间有客人来访,屋内的座位上则陈列着珍贵的物品。在书房里,秋天的荷花栩栩如生;在寺庙里,吉祥的神兽受到人们的敬拜。这座宫殿最初是为了召唤隐士而建,而来自曹溪的知识则成为了其后尘。在这个地方,画家们画出了令人惊讶的作品,诗词歌赋的声音伴随着金色的岁月。白马依靠着汉,朱星照入了秦。这激烈的讨论让凿齿都感到惊讶,公正的言论让所有的敌人哑口无言。这里有着古老的石头和天生的优雅,龙在这里盘旋,春天的新绿映照在古老的城市。珍珠从合浦回来,巨龙离去使得玉州变得贫穷。鸾和鹭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里的美丽,只有那环绕的白蘋才显得稍微真实。这里的鼎湖静静地入梦,金色的楼阁似乎与天地连通。海的气流构成了方丈,山泉水落在清净的手巾上。猿猴热爱月亮,鸥鸟并不认识人类。山风吹拂过萧萧的竹林,天空中的银河让人陶醉。汉珠难以找到与之相配的伙伴,荆璞保持着自己的纯真。伊尹和傅说这样的名臣如同镜子般互相映衬,刘雷则总是寻求邻居的帮助。这个宝藏就在江边,它经常挖出星星的光芒。

去完善
释义
1. 高闲上人:诗人好友,一位僧人。
2. 檐卜花间客,轩辕席上珍:檐卜花指一种花名;轩辕席代指宴会。这句意思是高闲上人在宴席上受到众人尊敬,如同珍贵的宝物。
3. 笔江秋菡萏,僧国瑞麒麟:秋菡萏是一种秋色中的荷花,比喻高雅的诗才;瑞麒麟象征祥瑞之兆。这句说高闲上人的诗才像秋天的荷花一样美丽,而他的存在给僧院带来了好运。
4. 内殿初招隐,曹溪得后尘:内殿指皇帝的宫殿;曹溪是禅宗祖庭之一。这两句意味着皇帝已经注意到高闲上人的才华,让他在寺庙中出人头地。
5. 龙蛇惊粉署,花雨对金轮:龙蛇指书法字迹;粉署指翰林院。这两句描述了高闲上人在翰林院的书法造诣和佛法修为,如同绚丽的鲜花在金碧辉煌的皇宫里熠熠生辉。
6. 白马方依汉,朱星又入秦:此句用了两个历史典故。“白马”源自王粲的《七哀诗》:“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后来用白马代表关中一带。“朱星”源自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这里用朱星表示重逢的喜悦。这两句意味着经历了分离和重逢的高闲上人,仍能坚守自己的信仰。
7. 剧谈凌凿齿,清论倒波旬:剧谈是指激情四溢的辩论;凌凿齿是古代善于辩论的人。这里以凌凿齿自喻,表达自己勇于争辩的精神。波旬则是佛教神话中的恶神。
8. 拂石先天古,降龙旧国春:拂石意即参禅;先天古喻指与生俱来的智慧;降龙则寓意驱邪伏魔。这两句暗示高闲上人在修行过程中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对邪恶的战胜能力。
9. 珠还合浦老,龙去玉州贫:珠还合浦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失而复得。这里指高闲上人追求真理的过程;龙去玉州贫也是一个成语,形容失魂落魄的样子。这两句表明经过多年努力和艰辛历程,高闲上人最终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10. 鸳鸯输黄绢,场坛绕白蘋:鸳鸯和黄绢都是古代纺织品的名字,这里用来比喻文人墨客;白蘋是水边的植物,这里指自然界的美景。这两句表示诗人和高闲上人一同欣赏自然美景,探讨文学创作。
11. 鼎湖闲入梦,金阁静通神:鼎湖是黄帝飞升的地方,金阁是唐代著名寺庙,此句表达高闲上人禅定心境。
12. 海气成方丈,山泉落净巾:方丈为佛教用语,指禅宗寺院;净巾指清洁的毛巾。此句描绘了高闲上人所在的庙宇宁静幽深的氛围。
13. 獮猴深爱月,鸥鸟不猜人:猿猴和爱月的关系源于古人观察,认为月亮是猿猴的玩具;鸥鸟不猜人则指动物之间互不干扰的关系。此句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4. 拂岳萧萧竹,垂空澹澹津:萧萧竹指风吹竹叶的声音;澹澹津指水边的小路。此句形容高闲上人所在的环境清幽宁静。
15. 汉珠难觅对,荆璞本来真:汉珠指的是古代中国著名的珍珠;荆璞是荆山之璞玉。此句赞美高闲上人如同珍宝般珍贵且真实纯粹。
16. 伊傅多联壁,刘雷竞买邻:伊傅分别指的是伊尹和傅说,他们是商朝的名臣;刘雷指刘备与张飞,他们曾是邻居。这里以伊傅和刘雷为例,赞扬高闲上人广交贤达、潜心修炼的品质。
17. 江边有国宝,时为劚星辰:这两句意味着高闲上人在文化领域具有极高的地位,犹如一颗璀璨的星星。

去完善
赏析
《题赠高闲上人》陈陶
本诗描绘了高闲上人的隐居生活,充满了佛门清静的意境。首联以“檐卜花间客,轩辕席上珍”来突显高闲上人崇高的地位;颔联通过比喻的手法来表现高闲上人的才华横溢和道德高尚;颈联描述了高闲上人在朝廷中的影响以及他对佛法的贡献。
接下来的三联,进一步渲染了高闲上人超然物外的风范:他与朋友们的交流总是充满智慧,他的学识和品行都得到了众人的敬佩。同时,诗人还用“拂石先天古,降龙旧国春”来表达高闲上人坚定的信仰和对佛祖的忠诚。
在接下来的三联中,诗人以“珠还合浦老,龙去玉州贫”表达了高闲上人经历了人生的沧桑,但始终保持着淡泊的心境;而他的才华和品德也得到了世人的认可。此外,诗人还用了“汉珠难觅对,荆璞本来真”来表达高闲上人具有极高的品质,就像明珠和美玉一样珍贵。
最后,诗人以“伊傅多联壁,刘雷竞买邻”来赞美高闲上人及其友人的博学多才,他们的友谊如同日月般永恒。而诗歌的最后两句“江边有国宝,时为劚星辰”则暗示高闲上人具有超凡的智慧,犹如星辰一般璀璨夺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赠高闲上人》是唐代诗人陈陶的作品,创作于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年)。当时,陈陶生活在京兆(今陕西西安一带),虽才华横溢却科举不第,于是转向佛教寻求精神寄托。
在这段时间里,陈陶对禅宗高僧格外敬仰,并结识了高闲上人。高闲上人是当时著名的僧人,以书法技艺著称,特别是擅长行书、草书,为人正直,修养深厚。陈陶在与高闲上人的交往中,深感其德艺双馨,于是在一次交流后,即兴挥毫,写下了这首题赠之作。
此时正值晚唐时期,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知识分子多寄情山水、求佛问道,以此逃避现实。在这种背景下,陈陶和高闲上人都身披袈裟,通过禅意的诗句传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这首诗既体现了陈陶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又表达了他的壮志难酬之痛,以及二人共同面对世俗纷扰的默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