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窗
一室微吟地,开窗更欲虚。
入云惊纸破,照月爱櫺疏。
野色连朝夕,秋光满屋庐。
何如谢太守,远岫独相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间小小的书房里,透过窗户看到的是一片开阔的景象。这间书房正是潜心阅读、默默写作的好地方。这个空间仿佛已经融入大自然之中,窗外景色不断变化,朝朝暮暮都各具风采;秋天的阳光洒满整个房间,一片温暖明亮。这令人想起古人所说的谢太守,他孤独地在山岭之间徘徊,以寻求内心的一份宁静与超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书窗:书房的窗户。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书房的窗户。
2. 微吟:轻声吟咏,表示诗人正在写诗或者思考。
3. 虚:使……变得空虚。这里是说打开窗户会使房间显得更大、更空旷。
4. 入云:指天空中的云朵。
5. 纸破:这里可能是形容窗户纸被风吹得发出声响,如同破裂一样。
6. 照月:月光照进窗户。
7. 爱:喜爱。
8. 櫺疏:窗户上的格子。这里的“疏”可以理解为稀疏,因为月亮照进来的时候,窗户格子的影子会显得稀疏。
9. 野色:田野的颜色,通常指绿色。
10. 朝夕:早上和晚上,这里表示一天的时间。
11. 秋光:秋天的阳光。
12. 屋庐:房屋。
13. 何如:不如。
14. 谢太守:这里可能是指东晋时期的名臣谢安,他曾任太守一职。后来隐居山林,以诗酒为伴,被人们誉为“风流太守”。
15. 远岫:远方的山峰。
16. 独相于:独自欣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书窗前独自沉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相融的心境。首联“一室微吟地,开窗更欲虚”展现了诗人身处书房,开开窗子让心灵更加开阔。颔联“入云惊纸破,照月爱櫺疏”描绘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室内,月光洒在窗户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光线与空间的热爱。颈联“野色连朝夕,秋光满屋庐”则描述了窗外四季变换的美景,使人心旷神怡。尾联“何如谢太守,远岫独相于”借用古人谢太守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像谢太守那样,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心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窗》是北宋时期诗人强至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书房窗前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127年的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纷纷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思想交流,而科举制度也为士人提供了入仕的机会。诗人强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才情横溢。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在文学道路上耕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们以诗歌为媒,抒发胸臆,传播哲理。强至的这首《书窗》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思考,展现了北宋文人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