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六

标题包含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六
晨策登青霞,众峰郁绸缪。举目嗟新亭,缅怀忆神州。酣觞气磊磊,感物心悠悠。伟哉此二翁,高风继前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蒲寿宬"这个人物的详细信息。可能你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全,能否请你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以便我能为你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清晨我们策马登上青翠的山间小径,周围的群峰紧密相连。举目远眺,感叹新建的新亭,回顾往昔,怀念故土神州。畅饮美酒,意气蓬勃;感慨万端,心情悠然。这两位前辈高人真是令人敬仰,他们的崇高风范传承了古圣先贤的精神。
去完善
释义
1. 舶使:指外国使节。 2. 王会溪:地名。 3. 太守:古代官职,一般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4. 赵见泰:人名。 5. 九日:重阳节。 6. 领客:带领客人。 7. 枉顾:敬辞,屈尊来访。 8. 山中:泛指山林。 9.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诗中名句,意为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 10. 悠然:闲适的样子。 11. 见南山:看见南山,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 12. 蒲寿宬:南宋诗人,字天祥,号秋水。 13. 晨策:早晨的鞭策,形容早晨出行。 14. 青霞:青云,比喻高远之境。 15. 众峰:众多山峰。 16. 郁绸缪:草木繁茂的样子。 17. 新亭:地名。 18. 缅怀:深切怀念。 19. 神州:中国的美称。 20. 酣觞:畅饮。 21. 磊磊:众多的样子。 22. 感物:对周围事物有所感触。 23. 悠悠:悠远的样子。 24. 伟哉:伟大啊。 25. 二翁:指陶渊明和周秦。 26. 高风:高尚的品质或风气。 27. 前修:前人,先贤。
去完善
赏析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六》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与友人登高远望的情景。诗人以“青霞”比喻山色,表现出山峰的秀美。同时,通过描述“众峰郁绸缪”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诗人不禁感慨万端,既感叹祖国山河的美好,又怀念古代的英雄人物。 在诗人的笔下,饮酒不仅是一种消遣,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他借酒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自己和两位古人(指陶渊明和谢安)的精神境界,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才情和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六》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蒲寿宬。这首诗歌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诗人在这一时期生活在浙江一带,并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他因为官场上的挫折而退隐山林,过起了田园生活。 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金、宋对立的战乱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民生困苦。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退隐山林,蒲寿宬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山中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诗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菊花盛开的秋日,与朋友一起赏菊的情景。诗人以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灵感,表达了对自己悠然自得、远离世俗纷争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态度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