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得雨
不羡二十四考中书令,不羡万八千户冠军侯,千羡万羡朝来雨。
黄金白璧尚可求,去年大熟市无米。
官船载使资他州,千艘万舰日夜去。
今年天旱始知忧,高田已逐黄埃化,湖田五月种未投。
岂无飞车卷湖水,十日南风吹绝流。
城郭村原百万口,性命顷刻难为留。
如人奄奄气欲断,尚有微息出入三寸喉。
天公亦有万金药,刀圭一试沉疴瘳。
蔽藏赤日云晻晻,呼吸凉气风修修。
雨声未落人已快,便有生意还梧楸。
夜深稍稍到竹屋,晓起涓涓行瓦沟。
但看病草泫流血,想见羸秧新举头。
儿童亦知一雨好,牵衣挽胫宽人愁。
早禾已死不可救,晚禾未出犹堪收。
天公有意怜赤子,愿雨三日无少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必羡慕位居二十四考中书令,也不羡慕拥有万八千户的冠军侯,最羡慕的是那清晨而来的甘霖雨露。
黄金和白璧尚且在追求之中,而去年丰收的市场却缺乏米粮。政府派遣船只运载粮食支援其他州县,成千上万的船只不分昼夜地离去。
今年的干旱让我们开始担忧起来,高处的农田已被尘土覆盖,湖泊边的田地五月播种都还没有完成。难道没有可以调节湖泊水位的水利设施吗?希望南风能吹来解困的希望。城市乡村数百万人口,他们的性命在一瞬之间变得岌岌可危。如同一个人濒临死亡,气息微弱,仍有一丝生命维系在喉咙间。
天公有一颗救世的心,一旦服用他的灵丹妙药,疾病便可治愈。云雾遮蔽太阳,带来丝丝凉意。雨滴还未落下,人们已经期待不已,柳树和楸树又焕发了生机。深夜时分,雨水轻轻地洒在竹屋上,清晨时,水流便沿着瓦片流淌。看到病重的植物似乎也沾染了雨露的气息,顽强地复苏过来,心里的焦虑稍稍得到了缓解。孩子们也知道一场及时雨对农作物的重要性,纷纷牵着大人的衣襟,挽住脚踝,一起宽心解忧。早熟禾苗已无力回天,还好晚熟的禾苗还可以挽救。天公愿意同情爱护普罗大众,希望这场甘霖能够连续下上三天而不停歇。
去完善
释义
1. 中书令:古代官职名,指中书省的长官,主要负责皇帝的诏令文书的起草。这里泛指高官。
2. 冠军侯:古代官职名,指汉代将军霍去病的封爵,这里也泛指武将的荣耀。
3. 黄金白璧:珍贵的宝物,这里用来比喻富饶的地方。
4. 大熟:农作物丰收。
5. 官船:官方的船只,这里指朝廷从其他地方调来的救济粮。
6. 高田、湖田:分别指地势较高的旱地和地势较低的水田。
7. 飞车: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车,能推动水流。
8. 绝流:断绝水流。
9. 百万口:形容人口众多。
10.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1. 三寸喉:指人的喉咙部位。
12. 万金药:极贵的药物,这里指及时的大雨。
13. 刀圭:中药的量器,这里代指药物。
14. 沉疴瘳:重病得到痊愈。
15. 蔽藏赤日:遮蔽阳光,使天气变得阴凉。
16. 修修:凉爽的感觉。
17. 晓起:早晨起床。
18. 涓涓:细小的水流。
19. 病草:受干旱影响的植物。
20. 羸秧:弱小的秧苗。
21. 牵衣挽胫:牵着衣角,拉着小腿,形容小孩子兴高采烈的样子。
22. 晚禾:秋季成熟的稻谷。
去完善
赏析
《久旱得雨》这首诗歌以农民对雨的期盼和渴望为主线,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久旱之后得雨的欣喜之情。诗的开篇就表现出诗人对抗旱期间官员、军人的羡慕之情,因为朝来的一场雨比他们更有意义。紧接着,通过描述灾荒之年米价高涨、官员们从其他地区运粮的情景,表达了对干旱后果的严重关切。然后,细致地描绘了天气干旱的状况,以及人们无法生存的现状。随后,又展现出在一片绝望之中,人们对雨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诗歌结尾部分表达了诗人希望雨能持续下个三天,以挽救粮食丰收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久旱得雨》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项安世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渴望和平与安定,对于自然的关注也更为深切。
项安世作为南宋的政治家,他的生活轨迹也与这个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他曾在朝为官,却因政治斗争而被罢免。在此过程中,他感受到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艰难。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在诗歌中表现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在《久旱得雨》这首诗中,项安世通过对久旱后终于得雨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雨水滋润大地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界生机的赞美。同时,他也暗示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努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