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吟
我本行年四十五,生男方始为人父。
鞠育教诲诚在我,寿夭贤愚系于汝。
我若寿命七十岁,眼前见汝二十五。
我欲愿汝成大贤,未知天意肯从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已年过四十有五,刚刚成为人父才刚刚起步。
养育教导责任在我,你的命运好坏却要自己掌握。
假如我能活到七十岁,还能陪伴你二十五年。
我希望你能成为贤德之人,但不知道上天的意愿是否允许。
去完善
释义
1. 行年:指一个人生活的年数。
2. 四十五:作者在诗中自述年龄为45岁。
3. 鞠育:抚养、养育之意。
4. 教诲:教育和开导的意思。
5. 寿夭:寿命的长短。
6. 贤愚:聪明与愚蠢,这里表示子女的品行才智。
7. 系于汝:意思是取决于你们自己的作为,即你们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8. 二十七:假设作者寿命为70岁,那么眼前的儿子已经度过了人生的1/4,也就是25年。
9. 我欲愿汝成大贤: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和祝愿,希望儿子能够成为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10. 天意肯从否:表示对天命安排的顺从与否的疑问。
去完善
赏析
《生男吟》是北宋哲学家邵雍的一首五言诗,此诗表达了诗人成为父亲后的喜悦与期望。在诗中,邵雍提到了自己四十五岁才拥有了第一个儿子,这是一种深厚的父子之情。同时,他意识到儿子的命运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控,而是有赖于孩子的努力和天赋。诗人对自己的寿命有所担忧,但他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才干的人,这也流露出一位父亲对孩子未来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的愿望。这首诗歌节奏紧凑,语言质朴,充分展示了诗人为人父的责任与担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生男吟》这首诗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邵雍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40年至1057年间,正值北宋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科技、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邵雍的人生际遇方面,他自幼勤奋好学,少年时曾游学四方,接触到各派学说。成年后,他隐居于洛阳,潜心研究学问,成为一代理学宗师。他在诗中表达出对儿子的期望和祝福,反映出一位慈爱父亲的形象。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北宋社会经济较为繁荣,科举制度已经完善,文人阶层地位较高。这一时期,儒家学派的地位得到巩固,理学思想逐渐兴起。邵雍作为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创作受到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注重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的弘扬。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