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莫愁曲

标题包含
莫愁曲
玳瑁床头刺战袍,碧纱窗外叶骚骚。 若为教作辽西梦,月冷如丁风似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凝(约公元813年-约公元907年),字不详,号凝,唐朝诗人。他原籍为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市)人,后迁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市)。 徐凝年轻时曾游历长安、洛阳等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他的诗才横溢,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玳瑁制成的床头上,我穿上了战袍。透过绿色的纱帘,我看到窗外的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如果我在这个场景下做一场关于辽西的梦,那这个夜晚一定会很冷,月亮就像一把刀,风吹过就像是刀割一样的感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玳瑁床头:指华丽的床头装饰,玳瑁是一种海龟的壳,色泽光润,可制作高档饰品。2. 刺战袍:意指精心打扮,准备参战。3. 碧纱窗:绿色的薄纱窗帘,形容窗户朦胧之美。4. 叶骚骚:树叶沙沙作响,形容秋风吹过树林的景象。5. 若为教作:假使要去做。6. 辽西:古时候中国北部的一个地区,今辽宁省西部一带。7. 如丁风:像古代兵器丁字形的风,形容寒冷、凄厉之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莫愁曲》以独特的手法描绘了女子的闺房生活。“玳瑁床头刺战袍”一句展示了女子在宁静的闺房内制作战袍的场景,体现了她的勤劳和智慧。而“碧纱窗外叶骚骚”则通过窗外的树叶声衬托出女子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第三句中的“若为教作辽西梦”,表达了女子对远方辽西的渴望和思念。最后一句“月冷如丁风似刀”则以生动的画面描绘出她心中那凄清寒冷的氛围,突显了她孤独的心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莫愁曲,是唐代诗人徐凝于贞元年间创作的乐府诗。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战乱刚刚结束,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的安宁和生活的美满。在徐凝笔下,以莫愁作为象征,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这首诗是在徐凝漫游江南时所写,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沿途所见到的风物人情,都深深地打动了他。在这首诗中,他以莫愁这个形象,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江南水乡景象,体现了人们对和平、宁静的追求。 同时,徐凝作为一个文人,他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人生的一些起伏。他曾在长安应举不第,后来回到故乡浙江,过着隐逸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观察,都深刻地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