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旅怀寄友人

标题包含
旅怀寄友人
重叠愁肠只自知,苦于吞蘖乱于丝。一船风雨分襟处, 鸣蝉似会悠扬意,陌上声声怨柳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滔(840年-911年),字文江,号秋浦,唐朝末年进士,福建福州人。 黄滔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善诗赋。唐懿宗咸通年间,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但因家贫未能赴任。后来,他在江西庐山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内心的重重忧虑只有自己能体会,这种痛苦就像吃了苦果一样难受。在风雨中我们分别时,仿佛连蝉声都充满了离别的惆怅。路旁的柳树仿佛也在抱怨自己的衰落,鸣蝉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去完善
释义
1. 叠:表示多次重复,这里形容愁绪的积压。 2. 愁肠:指郁结在心中的忧愁情绪。 3. 知:了解、懂得。 4. 苦:感到痛苦、难受。 5. 吞蘖:一种草名,这里是借代手法,指代困难与挫折。 6. 乱于丝:用丝线纷乱来比喻思绪纷繁复杂。 7. 一船:一只船,这里用作量词。 8. 分襟:分别的意思,这里是表达与友人离别的情景。 9. 鸣蝉:叫鸣的蝉,这里是拟人化修辞手法,表示蝉声如悠扬之意。 10. 陌上:指田间小路,这里是指田野中。 11. 声声:一次次的、不断的。 12. 怨柳衰:抱怨柳树枝叶凋零。这里的“衰”指的是衰落、凋零。
去完善
赏析
《旅怀寄友人》是一首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思念友人的诗篇。诗中,作者黄滔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和表达,将旅途中的寂寞与惆怅描绘得生动入微。从诗题来看,这首诗是写给朋友的,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复杂情感。 首联“重叠愁肠只自知,苦于吞蘖乱于丝”,通过比喻将无形的情感以有形的物体呈现出来。“愁肠”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纠结与苦闷,而“吞蘖”则象征着困扰他的困境。这样的表述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颔联“一船风雨分襟处,鸣蝉似会悠扬意”,写的是在风雨交加的江面上,诗人和友人分别的场景。这里的“悠扬意”并非指音乐的美好,而是指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颈联“陌上声声怨柳衰”,通过写路边柳树在风中哀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其中的“怨柳衰”更是以拟人化的手法突显了作者的离别之苦。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界的风物景象,如风雨、蝉鸣等,将其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紧密结合,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情境之中。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黄滔对诗词艺术的独特见解,同时也揭示了其在羁旅生活中的心灵写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旅怀寄友人》是晚唐诗人黄滔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末五代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唐朝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而诗人黄滔则在这时活跃于文坛,并获得了一定的声誉。 作为一位文人,黄滔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感到忧虑和痛心。他在游历四方的过程中,有感于世事沧桑、人生无常,写下了这首抒发胸臆的《旅怀寄友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漂泊不定的生活的感慨。他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给朋友自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