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贾诩
崩奔尧后一孤儿,跖狗成群共肆欺。
贾诩未设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崩奔:这里指天子去世。
2. 尧后:尧帝的后代,此指东汉末年皇帝。
3. 孤儿:即当时的汉献帝刘协,因无依无靠,故称“孤儿”。
4. 跖狗:指品行恶劣的走狗。这里比喻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
5. 成群:形容众多。
6. 肆欺:指恣意欺凌别人。
7. 贾诩:字文和,曹魏时期著名谋士,曾劝曹操迎立汉献帝,成为曹操的重要助手。
8. 未设:这里指贾诩尚未投靠曹操的时候。
9. 曹操日:指曹操得势的时候。
10. 汉贼:此处指贾诩在归附曹操之前就已经是汉朝的罪人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咏史下·贾诩》以尧舜禹的禅让制度为主线,结合历史背景和个人解读,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作者陈普通过描绘贾诩这一人物形象,揭示出历史的沉重与悲哀。
首先,“崩奔尧后一孤儿”一句,描述了尧去世后,舜继承皇位的场景。这里的“孤儿”指的是舜,因为尧将皇位传给了舜,舜便成了孤儿。这里暗示了舜在继承皇位的过程中,可能受到了贾诩等人的排挤和欺凌。
接下来,“跖狗成群共肆欺”一句,描绘了贾诩等人在舜统治时期,如同一群恶犬般肆意欺压百姓。这里用“跖狗”比喻贾诩等人,表现了他们的嚣张跋扈和残忍无情。
然后,“贾诩未设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两句,揭示了贾诩在曹操尚未崛起之前,就已经是汉朝的罪人了。这里的“汉贼”指的是贾诩等人,他们为了个人私利,不惜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导致国家分崩离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咏史下·贾诩》通过对贾诩这一人物的描绘,揭示了历史的阴暗面,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史下·贾诩》是南宋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的背景创作于南宋时期,陈普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之际,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在公元204年左右,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贾诩正是曹操的重要智囊人物之一,他的谋略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陈普在诗中赞颂了贾诩的智谋与胆识,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感慨。这首诗歌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