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钓台作

标题包含
过钓台作
双台屹屹几春秋,千古高风一钓钩。 越岭有云山北障,桐江无浪水东流。 雪深黄叶埋寒虎,烟暖青莎卧白鸥。 汉业已随宫树老,月明长到客星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允平(1236年-1316年),字君衡,号西麓,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义乌,是南宋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学士等职。 陈允平在南宋末年曾担任国子监祭酒,负责教育皇族子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两座高楼已经矗立了数年之久,千古英风犹存于那渔人的钓钩之中。 翻过群山,云岚在山北形成屏障,桐江水静静流淌,波澜不兴,向东而流。 大雪纷飞,黄叶覆盖下隐藏着寒冷的猛虎,炊烟升起,温暖着水边的莎草,那里有白色的海鸥在休息。 汉代的基业已经随着宫殿的树木一起老去,而明亮的月光却时常照到旅客所居住的星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双台:指东汉时期严子陵钓鱼的“双台”古迹,这里用以指代严子陵钓台的地理方位。 2. 屹屹:形容高大屹立的样子。 3. 高风:指高尚的品质或风格,这里赞美严子陵的高尚品质。 4. 越岭:指古越国的山岭,这里特指富春江边的山岭。 5. 云山北障:云彩和山峰构成的北部屏障,形象描绘了群山环绕的景象。 6. 桐江:古称桐川,源出浙江省桐庐县牛山,流入钱塘江,是严子陵垂钓之处。 7. 黄叶:枯黄的树叶,此处用来表现寒冷的季节氛围。 8. 寒虎:比喻环境凄清,寒气逼人。 9. 青莎:绿色的莎草,常用于描绘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 10. 白鸥:白色的海鸥,这里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 汉业:汉代的事业,这里指的是刘秀建立的东汉王朝。 12. 宫树:皇宫中的树木,这里寓意时间流逝。 13. 客星楼:位于钓台附近的建筑,古人在这里观星赏月。
去完善
赏析
《过钓台作》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允平路过严子陵的钓台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严子陵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双台屹屹几春秋,千古高风一钓钩”,通过描述钓台的壮丽景色,引出严子陵的高尚品质。其中“千秋”与“一钓钩”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严子陵的精神风貌。 颔联“越岭有云山北障,桐江无浪水东流”,描绘了越岭的山川景色和桐江的水流特点,进一步表现了钓鱼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氛围。这两句诗寓情于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之中。 颈联“雪深黄叶埋寒虎,烟暖青莎卧白鸥”,运用生动的形象,展现了秋天的寒冷和春天的温暖。这一联诗既是对季节变换的描绘,也是对严子陵隐逸生活的想象。 尾联“汉业已随宫树老,月明长到客星楼”,通过对汉朝事业的感慨和对严子陵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这一联诗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总之,《过钓台作》这首诗以其深沉的历史感、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钓台作》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在宋宁宗至宋理宗年间(1194-1264年)。这一时期的诗人经历了靖康之耻、金人入侵等战乱,家国不幸的遭遇让他们对历史有深刻的反思。 陈允平出生于书香世家,才情横溢,曾任国子监祭酒等职。他目睹了南宋王朝的衰落,感受着社会动荡带来的民生疾苦。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过钓台作》中,陈允平通过描绘古人垂钓的情景,借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墨客普遍存在的避世思想,以及对国家危亡的担忧。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人生际遇,同时也折射出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