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赵开府夜宴
賸陪华珮醉蟠桃,杨柳飘飘拂午桥。
夜月楼台行锦障,春风帘幕卷红绡。
歌传杏苑黄金缕,乐奏梨园紫玉箫。
银漏滴残珠履散,踏花归去路迢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剩有陪伴佩饰陶醉于蟠桃盛宴,垂柳飘拂掠过午间之桥。
夜晚月色的亭台楼阁如同锦绣画障,春风吹起帘幕掀起红色丝绸。
歌声传递着杏林的黄金曲调,乐声奏响梨园的紫色玉箫。
银制的滴漏已将近尾声,华丽的鞋子四散开来,踏上繁花满地的小径,归去的路途显得遥远。
去完善
释义
1. 赵开府:古代官职名,这里指诗人侍奉的官员。
2. 賸陪华珮:賸通“剩”,华珮即华丽的玉佩,意为陪着佩戴华丽玉佩的人。
3.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这里借指宴会。
4. 午桥:位于河南洛阳市的一个地标性建筑,这里的午桥代指繁华的城市。
5. 杏苑:种植杏树的花园,常用来指诗人的寓所或书院。
6. 黄金缕:形容歌曲动听,像黄金般珍贵。
7. 梨园:唐朝皇家音乐机构,这里借指音乐高雅。
8. 紫玉箫:紫色的玉制箫,象征尊贵和优雅。
9. 银漏:古代的计时工具,这里借指时间流逝。
10. 珠履:用珍珠装饰的鞋子,这里借指穿戴珠履的人,即参加宴会的人。
11. 踏花归去:踩着落花归去,表现诗人的悠然自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赵开府宴会的热闹场景。诗人通过描写杨柳飘拂、夜月楼台、春风帘幕等景象,展现了宴会环境的优雅和华贵。同时,诗歌还描述了歌谣、音乐等表演活动,突显出宴会的欢乐氛围。最后,诗人以“银漏滴残珠履散,踏花归去路迢遥”结尾,暗示了宴会的结束,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歌语言华丽,意境优美,表现出诗人对赵开府宴会的赞美和欣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侍赵开府夜宴》是南宋诗人陈允平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258年前后。陈允平,南宋末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历任礼部尚书、参政知事等职。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赵开府家的夜宴上所见的景象和感受。
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激化的特殊时期。蒙古帝国不断南侵,严重威胁到南宋的统治。在此背景下,陈允平作为南宋官员,深知国家危亡,忧虑重重。然而,在夜宴这样的场合,他又不得不强颜欢笑,借酒消愁。
在诗中,陈允平以华丽的辞藻、委婉的表达,抒发了自己在这种复杂局势下的无奈与哀愁。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既是陈允平个人心境的写照,也是当时南宋知识分子群体心态的反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