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觌(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江苏高邮人。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以文学和书法著称。
孙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他在北宋时期科举及第,历任州县官员。靖康之难后,金兵攻陷汴京,孙觌被俘至北方,受尽磨难。后来他设法逃脱,回到南方,成为南宋朝廷的一员。
在南宋,孙觌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礼部尚书等职,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多次上疏批评朝政,因此受到皇帝的器重。然而,他也因为直言不讳而得罪了一些权臣,遭到排挤和陷害。
孙觌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词、散文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如《夜泊牛渚怀古》等;他的词则多以描绘男女之情和抒发人生感慨为主,如《青玉案·横塘路》等。
此外,孙觌还是一位书法家,他的书法造诣深厚,尤以行书见长。他的书法作品流传后世,被誉为“孙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孙觌晚年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在家乡广交朋友,与文人墨客唱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他于1169年去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