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史弥远、贾似道并称为“三贤相”。
郑清之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中进士,历任国子学录、太常博士、秘书郎等职。后升任尚书左司郎官,因弹劾权臣史弥远而被贬为江州通判。不久,史弥远被罢免,郑清之得以重新起用,历任国子祭酒、礼部侍郎、吏部尚书等职。
宋理宗即位后,郑清之受到重用,历任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职。他在任内整顿朝政,选拔贤能,改革科举制度,提倡理学,使国家政治逐渐走上正轨。然而,晚年郑清之在权力斗争中失势,被贬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郑清之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歌赋造诣深厚,尤以骈文著称。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著有《安晚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