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和前韵 其一

标题包含
再和前韵 其一
为乏刀圭饮卯巵,黄庭空想衣朱衣。 三田未遣三彭去,九轨几成九折危。 瘦骨可能支夜永,醉乡那复挽春归。 亦知有客真佳甚,握手还须笑乐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史弥远、贾似道并称为“三贤相”。 郑清之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元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缺少刀具喝酒的小碗,我多想穿上红色的道家服。 丹田还未驱走三个死神,曲折的道路几乎成了九曲十八弯的危险之处。 瘦弱的身躯可能无法支撑漫长的夜晚,醉酒的家乡已经没有春天的回归。 我知道有客人是真的很美好,牵手的时刻还需要欢笑和快乐来陪伴。
去完善
释义
《再和前韵 其一》是南宋诗人郑清之所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该诗的部分词语注解: 1. "刀圭":中国古代的一种药物剂量单位。此处指代药物。 2. "饮卯巵":"卯巵"是指早晨喝酒的酒杯,这里表示饮酒。 3. "黄庭":黄庭经,一本道家的经典书籍,此处表达作者想要研读这本书的愿望。 4. "朱衣":古代官员的官服颜色,这里用“朱衣”借指做官。 5. "三田":传说中仙人种植稻谷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6. "三彭":道教中的三个恶魔,这里代表忧虑。 7. "九轨":古时候的道路宽度单位,这里用来形容道路的宽广。 8. "九折":曲折难行的道路,这里用以比喻处境的艰难。 9. "瘦骨":指的是作者的自身形象,因贫困劳累而消瘦。 10. "醉乡":指醉酒的状态。 11. "挽春归":留住春天的意思。 12. "有客":作者的朋友。 13. "佳甚":非常美好。 14. "握手":亲切的交流。 15. "笑乐":喜悦与欢笑。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再和前韵 其一》中,郑清之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篇,他以“为乏刀圭饮卯巵”描述自己的处境,意味着生活困顿,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紧接着,他提到“黄庭空想衣朱衣”,暗示自己虽有崇高的理想,但却无法实现,只能空想。 接下来,诗人以“三田未遣三彭去”表达了他的忧虑,三彭指的可能是困扰他的种种问题,而“九轨几成九折危”则意味着尽管道路曲折,但他仍然在努力前行。 “瘦骨可能支夜永,醉乡那复挽春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的态度,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仍然坚韧不拔,期待春天的到来。 最后,诗人以“亦知有客真佳甚,握手还须笑乐为”结束全诗,表明他知道有人对他的境遇表示关心,这让他感到温暖和安慰。总的来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思考和对未来美好的期许,展示了他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和前韵 其一》是南宋诗人郑清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64年至1294年之间,当时郑清之担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要职,后来因与权臣史弥远政见不合而遭到排挤,被降为承议郎。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政治腐败,权臣当道,民生疾苦。郑清之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官员,对这种现状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治理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同情。在这首诗中,郑清之通过对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对民间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