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味戏成
隔篱野圈㹀眠犊,带雨村舂鸡唤雏。
旋熟黄粱留客住,满篘白酒倩人沽。
未谙旅况三分在,早觉藜肠一半枯。
寄语吾乡谱鲜子,莫教辜负脆皮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隔壁村落里小牛安眠,村子带着雨滴和公鸡唤醒小鸡的声音。
快速煮熟的黄粱米招待客人,满满的酒杯请人倒酒。
不了解旅途的情况也有三分快乐,早觉得旅店的食物如同饥饿的肚子。
告诉我家乡的新鲜鱼谱,不要让脆皮鲈鱼被辜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隔篱:即邻居。篱,用竹、木等编成的围墙。
2. 野圈:泛指野外村落。圈,地域,范围。
3. 㹀眠犊:黄牛在睡眠状态下的牛犊。㹀,即“眠”的异体字,表示睡眠、安静的状态。
4. 带雨:伴着雨水。带,伴随,具有。
5. 村舂:乡村的水磨房。舂,用水冲激谷物使之去皮壳的工具。
6. 鸡唤雏:母鸡呼唤幼鸡。这里可以理解为鸡叫报晓。
7. 旋熟:立刻煮熟。旋,马上,立刻。
8. 黄粱:一种黄色的小米。这里用来比喻家常便饭。
9. 留客住:邀请客人留宿。
10. 满篘白酒:装满酒的容器。满,装满;篘,古代用于滤酒的器具。
11. 倩人沽:请别人代为购买。倩,请托。沽,买酒。
12. 未谙:不熟悉,不了解。
13. 旅况:在外旅行的情况。
14. 三分:部分。这里是诗人自嘲不善于应对旅途中的生活。
15. 早觉:早早感觉到。
16. 藜肠:形容旅途辛苦。藜,草本植物,茎叶可食用,也可制成扫帚。这里用以代指旅人的艰辛。
17. 一半枯:喻指旅途中生活的艰难。
18. 寄语:传话,转告。
19. 吾乡谱鲜子:家乡的美食之一。谱鲜子,一种鱼名。
20. 莫教:不要让。
21. 辜负:不履行责任。
22. 脆皮鲈:一种美味的鲈鱼菜肴。脆皮,指表皮酥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遇到的乡村景象以及内心深深的思乡之情。首联通过“隔篱野圈眠犊”和“带雨村舂鸡唤雏”两个画面展现了农村的宁静和平淡生活。颔联则转向了诗人的现实处境——“旋熟黄粱留客住,满篘白酒倩人沽”,尽管物质并不丰富,但当地居民的热情好客使得诗人感受到了温暖。
然而,身处异乡的感觉始终难以消除,正如颈联所写:“未谙旅况三分在,早觉藜肠一半枯。”陌生的环境和境遇让诗人感到惆怅与不安。尾联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家乡美食的期待,期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品尝脆皮鲈鱼的鲜美滋味,同时也暗示了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郑清之的《思乡味戏成》创作于南宋末年,约公元1240年左右。在那个时代,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郑清之作为一位文人,深感民间疾苦,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和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向往。
郑清之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失败,直到晚年才取得进士功名。这使得他对官场产生了厌倦,开始转向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以描绘田园风光、抒发思乡之情为主题,如《思乡味戏成》等诗篇,展现了他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在南宋末年,由于蒙古军队的入侵,中原地区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郑清之在这场战乱中失去了家园,被迫四处漂泊。这段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家乡的重要和战争的残酷。因此,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怀念故乡、渴望和平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