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蔡州

标题包含
蔡州
君不见蔡州城下三尺雪,绯衣小儿二尺铁。汝水鳞鳞苍瓠悬,不洗逆雏襟上血。吏部落笔走风雨,穹碑清庙生民语。颛臾乃在邦域中,君诛一臣何足诩。乾坤万世开皇元,天戈一指清中原。方将泥金泰山顶,残灰岂问幽兰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是否看到了蔡州城下的三寸白雪,那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孩手持二尺长枪。河里的鱼群在水面跳跃,河边挂着一个苍老的葫芦。不用清洗那些叛逆者的血迹还留在衣襟上。官员们下笔如飞,写出来的文章犹如风吹雨打,民众的话语在庙宇中回荡。小国家虽然在你的疆域之中,但是你杀了一个大臣又算得了什么呢?天地万物都向着皇朝的光辉,中原大地即将被征服。你将亲手书写历史的辉煌,哪里还会关心那些幽静的庭院呢?
去完善
释义
1. 蔡州: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部。 2. 绯衣小儿:指身穿红色衣服的小孩,这里可能指的是士兵或将领。 3. 二尺铁:指兵器,长度约66厘米。 4. 汝水:一条流经河南省的河流,为淮河支流。 5. 鳞鳞:形容水流波光粼粼的样子。 6. 苍瓠:即葫芦的一种,又称“翠瓠”,果实可用于制作瓠瓜汤等。 7. 不洗逆雏襟上血:意指战争带来的血腥无法洗净。 8. 吏部:古代官署名,负责官员选拔和管理事务。 9. 落笔:下笔,指书写文字。 10. 走风雨:形容作品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11. 穹碑:高大的石碑。 12. 清庙:宗庙,供奉祖先神位的庙宇。 13. 生民语:指民间的言论和心声。 14. 颛臾:古国名,位于今山东省费县一带。 15. 邦域:国家的疆界。 16. 君诛一臣:指皇帝杀了一个臣子。 17. 何足诩:不值得夸耀。 18. 乾坤:天地之间。 19. 万世:长时间,永久。 20. 开皇元:开创皇朝基业。 21. 天戈一指:形容朝廷的威力。 22. 清中原:平定中原地区。 23. 泥金泰山顶:用金色颜料涂抹泰山顶。 24. 残灰:剩余的烟火灰烬。 25. 幽兰轩:一种雅致的书房名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蔡州之战的悲壮场景和作者对于历史兴亡的思考。首句“君不见蔡州城下三尺雪”,以景入题,渲染了蔡州城下风雪交加、战场肃杀的氛围。接着诗人用“绯衣小儿二尺铁”来形容英勇奋战的战士,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述战争的场景和百姓的苦难,表达了对于战争的痛恨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汝水鳞鳞苍瓠悬,不洗逆雏襟上血”,写的是战斗中的血腥场面和百姓的痛苦。诗人借此提醒人们要关注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紧接着,诗人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吏部落笔走风雨,穹碑清庙生民语”,意味着统治者应该关心民众,听取他们的声音,为他们谋福祉。诗人认为即使是为了国家社稷,也不能轻易屠杀大臣。 诗的最后部分,诗人以乾坤万世、天戈一指的气概,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平的希望,并含蓄地批评了那些沉迷于个人享乐的权贵们。“方将泥金泰山顶,残灰岂问幽兰轩”,意味着统治者应该以天下为己任,关注国家的繁荣与民族的团结,而不是沉溺于个人的荣华富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谴责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的期许。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感情,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蔡州》是南宋诗人陈孚的一首怀古诗,创作于宋末元初。 陈孚(1259-1309),字刚中,号观行,浙江临海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在南宋担任过小官,但在南宋灭亡后,进入元朝统治时期,并未出仕。陈孚善于写诗,以描绘山河风光、抒发壮志豪情而著称。他的诗风雄浑奔放,颇有苏轼、辛弃疾之风。 在《蔡州》这首诗中,陈孚通过描绘蔡州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于前朝的怀念之情。蔡州位于河南省南部,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重要城市,后来被北宋统一。然而,在宋末元初时期,蔡州再次成为战争的前线,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陈孚在此时写下这首《蔡州》,既是表达对战争的痛恨,也是对国家历史的感慨。他在诗中提及了蔡州的兴衰变迁,以及曾经繁荣一时的南汉王朝的覆灭,借此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反思。此外,陈孚还通过对蔡州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希望能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