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前村梅

标题包含
前村梅
何缘春信息,第一到田家。 为甚笙歌院,重重绣幕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蒙仲(1894年-1970年),原名方家骅,字蒙仲,号梦周,浙江杭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早年经历: 方蒙仲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曾在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为何春天里信息传来,首先到达农家。 为什么在笙歌响起的院子里,层层叠叠的绣花帷幕在遮掩?
去完善
释义
1. 方蒙仲:南宋文人,生卒年不详,字亚之,徽州(今安徽歙县)人。 2. 何缘:为何;什么原因。 3. 春信息:春天的气息或春天的景象。 4. 第一:初次,最先。 5. 田家:农村;农民家庭。 6. 为甚:为什么。 7. 笙歌院:指富贵人家的庭院。 8. 绣幕:有精美刺绣的帷幕。 9. 遮:遮盖;遮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前村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里的前村梅花盛开景象,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富贵人家的讽刺。首句“何缘春信息,第一到田家”表达了春意盎然的乡村景象,体现了农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第二句“为甚笙歌院,重重绣幕遮”则是对富贵人家奢侈生活的批判,隐含了诗人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对自己的期许。整首诗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前村梅》是南宋诗人方蒙仲的一首描绘梅花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64年左右,正值南宋后期,金朝灭亡后元朝兴起,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方蒙仲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后因战乱辞官回乡。在这段日子里,他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些经历使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激发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同情。 在南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使得中原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遭受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抗元事业,以诗文抒发爱国情怀。方蒙仲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民族使命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