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僧归庐山

标题包含
送僧归庐山
上人家在庐山阴,木皮作衣云作心。 独携铁锡来参寻,禅中悟得唐人吟。 秋高忽忆归山住,旧结茅茨连古树。 他年我欲寻君去,祇恐云深不知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文珦,字叔宝,号云外子。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释文珦出生于浙江杭州,年轻时曾出家为僧,后来游历四方,足迹遍布江南各地。他在游历过程中结识了许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你在庐山北面有一个家,那里的人们用木头和树皮制作衣服,与云为伴。 独自带着铁锡杖去寻找禅的奥秘,在禅宗的领悟中体会到了唐代诗人的诗意。 秋天到来的时候忽然想回到山中居住,之前结庐的地方附近有许多古树。 有朝一日我想去找你,又担心云雾太浓找不到地方。
去完善
释义
1.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因山有九峰如莲花而得名。 2. 木皮作衣:用木头表皮制成的衣服,这里指僧人的粗布袈裟。 3. 铁锡:僧人使用的锡杖,由金属制成,用于辅助行走。 4. 唐人吟:此处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名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表达了草木枯荣的自然规律,暗含禅宗的哲理。 5. 归山住:回到庐山居住。 6. 茅茨:简陋的茅草屋。 7. 他年:以后的时间。 8. 祇(zhǐ):只。
去完善
赏析
《送僧归庐山》是宋代诗人释文珦的一首描绘庐山僧人生活的诗。首联描述了庐山僧人的生活环境,他们生活在庐山的阴凉处,身着木皮制作的衣服,心怀云彩般纯净的心境。颔联则刻画了这位僧人携铁锡杖独自参禅寻道的形象,在禅定之中领悟到唐代诗人的吟咏之意。 颈联描写了秋天来临时,僧人忽然怀念起在山林中的生活,他曾结庐于古树之下,与自然融为一体。尾联则是诗人的想象,他说将来自己也想寻找这位僧人所在的去处,只是担心云雾弥漫,无法找到那隐逸的住所。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诗句,展现了庐山僧人的生活和心境,以及诗人对禅宗境界的向往和追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僧归庐山》这首诗,出自南宋著名诗人释文珦之手。诗云:“结屋庐山远市朝,明年飞锡去无桡。柴门石路通青嶂,雪涧冰溪入翠翘。”描绘了庐山美景及对僧人离去的惜别之情。以下是一段关于此诗的简短创作背景描述。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重大变革。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避世隐居的生活,其中也包括释文珦。 释文珦在这个特殊时期选择了出家为僧,并在庐山结庐而居。他在这里潜心修佛,感悟人生。然而,宁静的生活并未能持续长久,不久后他便收到了归隐山林的邀请。在离开庐山之际,他写下了这首《送僧归庐山》,以表达对庐山美景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一时期,南宋王朝为了寻求稳定,采取了重视文化教育、提倡佛教发展的政策。这使得文人士大夫更加关注内心的修养,同时也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和传播。释文珦作为一位文人僧人,他的诗歌作品既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佛教氛围,也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