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皇帝挽词二首 其一
俭德加文景,雄才自武宣。
道终遗万乘,丧制尽三年。
暂乞狂胡命,常持复汉权。
全将一孝字,高谥百王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俭德:指节俭的美德。
2. 文景:西汉的文帝和景帝,这里借指孝宗皇帝的品德可以与这两位帝王相提并论。
3. 雄才:伟大的才能或智慧。
4. 武宣:东汉的武帝和宣帝,这里借指孝宗皇帝的雄才可与这两位帝王相比。
5. 道终:指的是君主离世。
6. 狂胡:指敌对势力。
7. 常持:长久保持。
8. 复汉权:恢复汉朝的权力。
9. 全将一孝字:将孝道贯穿始终。
10. 高谥:尊贵的谥号。
11. 百王:历代帝王。
去完善
赏析
《孝宗皇帝挽词二首 其一》叶适是一首古代诗词,通过对孝宗皇帝的赞誉,表达了对皇帝的尊重和怀念之情。这首诗词以俭德、雄才、道终、丧制、乞狂胡命、持复汉权等词语,展现了孝宗皇帝的贤明、英勇和智慧。最后两句“全将一孝字,高谥百王前”则是对孝宗皇帝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孝道足以成为历代帝王的楷模。整首诗感情真挚,语言优美,是古代诗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孝宗皇帝挽词二首 其一》是南宋文学家叶适所创作的哀悼孝宗皇帝的挽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正值宋金关系紧张时期。
在创作这首挽诗时,叶适已是一位名满天下的大文豪,他精通经史,才华横溢,且关心国事民生,主张改革政治。在这段时间里,孝宗皇帝逝世,叶适深感悲痛,遂以诗寄情,写下了这首哀悼之作。
同时期,由于金朝的不断侵扰,南宋朝廷内外交困,民不聊生。然而,作为文人墨客的叶适,却在诗词中表达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提倡改革时政,挽救国家的危机。在这首挽诗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叶适对孝宗皇帝的崇敬之情,还可以体会到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与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