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惠俦禅者

标题包含
送惠俦禅者
少林风规,何太萧洒。 笼古罩今,睥真睨假。 谁云发机射虎,自笑品类观马。 剑客茫茫不要呈,甑人往往须擒下。 俦禅俦禫,峥嵘象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重显,字明密,号石雨,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师。他出生于浙江余杭,少年时出家为僧,后来成为禅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传人。 释重显在年轻时曾跟随当时的名僧学习佛法,后来游历四方,参访各地的高僧大德,...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少林寺的规矩,为何显得如此潇洒。它涵盖了古今,洞察真假。谁能说出其中的奥妙,就像在观看马匹时自我嘲笑一般。剑客们纷纷前来学习,而那些虚伪之人却常常被识破。与禅定相比,这景象更是与众不同。
去完善
释义
1. 少林:这里指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少林寺,是禅宗祖庭。 2. 风规:佛教中的风范和规矩。 3. 萧洒:这里指洒脱、无拘无束的行事风格。 4. 笼古罩今:意为涵盖古今,对过去与现在都了解清楚。 5. 睥真睨假:真实的东西要正视,虚假的东西则看不起。 6. 发机射虎:形容一触即发,勇敢地面对困境。 7. 品类观马:观看各种事物以区分其品质。这里用以比喻观察世界。 8. 剑客:这里代指有才能的人。 9. 茫茫:广阔无边,众多。 10. 不要呈:不追求表现自己。 11. 甑人:指制造陶器的人,比喻制造争端的人。 12. 峥嵘:形容事物的风貌出众。 13. 象驾:佛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禅宗大师慧俦的潇洒风采和崇高风范。诗人以“少林风规”作为起点,表达了对禅宗精神的崇敬之情。接着,通过“笼古罩今,睥真睨假”的表达,揭示了禅宗洞察真假、超越时空的智慧。诗人进一步以“谁云发机射虎,自笑品类观马”来赞美慧俦的高超智慧和豁达胸怀,即他对事物的理解超越了世俗的看法,达到了一种无欲则刚的境界。同时,诗人还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虚伪的人,如同“剑客茫茫不要呈,甑人往往须擒下”所传达的意思一样,我们要善于识别人心的真伪,避免被假象蒙蔽。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用“俦禅俦禫,峥嵘象驾”来形容慧俦的形象,表达出对其卓越成就的敬仰之情。这里,“俦禅俦禫”指的是与慧俦一样的禅师们,他们的心灵是如此深沉和高贵,犹如巍峨的山峰,矗立在人们的视野中。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慧俦的描绘,展示了禅宗大师的风貌和精神,传递出诗人对禅宗智慧的感悟和对人格品行的深刻洞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惠俦禅者》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重显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释重显(980-1052),又名延寿,字仲华,号天台子,世称荆溪大师,是北宋著名的诗僧和佛教学者。他生活在五代十国至宋朝初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但也是文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的时期。 在释重显的一生中,他曾游历四方,广结善缘,与当时许多著名文人和僧人都有交往。他曾任僧官,主持天台宗的法席,对天台教观颇有研究。他还曾应召进京,为皇室讲经说法。在他的晚年,他回到了故乡钱塘,居住在西湖边的净慈寺,致力于文学创作和佛教事业。 《送惠俦禅者》这首诗是在释重显送别一位名叫惠俦的禅者时创作的。从诗中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友谊深厚,诗人表达了对惠俦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作者对于禅者修行和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认同。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释重显的人生态度和佛学造诣,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