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梅答

标题包含
梅答
人言是金屋,我见即柴门。 但认安身处,区区何足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蒙仲(1894年-1970年),原名方家骅,字蒙仲,号梦周,浙江杭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早年经历: 方蒙仲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曾在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人们都说那是金碧辉煌的屋子,但我所看到的只是一间简陋的柴门小屋。只要它能给我安宁的生活空间,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屋:指富丽堂皇的房屋。这里用来形容贵家宅第。 2. 柴门:用树枝、草等编成的简陋门,常借指平民百姓之家或隐士居所。 3. 安身:安置身体、住处,使安稳可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出作者对方蒙仲的《梅答》一诗的独特理解。首先,诗人将人们常说的“金屋”与“柴门”进行对比,表达了人们对物质条件的不同看法。接下来,诗人以“安身处”作为判断标准,表示只要能够满足生活所需,就不必过于计较物质的贫贱。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无疑体现出诗人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答》是南宋诗人方蒙仲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界兴起了一股咏物诗的热潮,许多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方蒙仲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军事衰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方蒙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人生际遇有着深刻的思考。他的诗歌作品,如《梅答》,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此外,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非常注重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他们认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可以表达出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方蒙仲在《梅答》一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