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蜡梅

标题包含
蜡梅
百花结成蜡,花香蜡不香。 如何此枝上,似蜡更芬芳。 意彼百花魂,结聚无所发。 英灵为此花,色香相假合。 虞姬死为草,舞动应乐节。 蜀主化杜鹃,啼染枝头血。 轮回有托化,亦闻金仙说。 花月自有妖,未易以理察。 乌知此花魂,为香不为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众多花朵凝结成了蜡烛,然而蜡烛却没有香气。 为何在这根枝条上,仿佛蜡烛却更加馥郁芬芳? 这些花儿的神魂似乎聚在一起无处发散。 英灵之花与它们结合,色彩和香气相互辉映。 虞姬死后化为芳草,舞蹈迎合音乐的节奏。 蜀国君主化为杜鹃鸟,泣血而染满枝头。 轮回之中有寄托和转化,这也是神仙们所言说的。 花草月色中自有妖娆,并非容易理解的事理。 谁又能知晓这花的灵魂,是求香气而非成为蜡烛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百花结成蜡:意思是百花中的香气集结在一起像蜡一样。这里的“蜡”指的是花的香气。 2. 花香蜡不香:意思是花香超过了蜡的香气。这里的“花香蜡不香”是对上一句的补充说明。 3. 为何此枝上,似蜡更芬芳:为什么这种花朵的香气像是蜡一样浓郁且芬芳? 4. 英灵为此花,色香相假合:指这种花是由天地间的精华所形成,其颜色和香气都是自然和合的结果。 5. 虞姬死为草:此处用了虞姬的典故。在古代传说中,虞姬在死后化作了一种草,这种草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 6. 蜀主化杜鹃,啼染枝头血:此处用了蜀王杜宇的典故。据传说,杜宇在死后化为一只杜鹃鸟,其啼声充满了悲伤之情,以至于将树枝上的花朵都染成了红色。 7. 轮回有托化,亦闻金仙说:意思是万物皆有轮回转世之说,这是道家思想中的一种观念。 8. 金仙:这里指的是道教中的神仙。 9. 花月自有妖,未易以理察:意思是指花与月的神秘变化,不能用常理去理解。 10. 乌知此花魂,为香不为蜡:意为谁能知道这花的灵魂是为了香气而不是为了蜡呢?这是一种反问的说法,强调了花的灵魂在于其香气而非外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蜡梅之美,从百花结蜡到蜡梅的芳香四溢,作者用词精炼,巧妙地诠释了蜡梅的独特魅力。接着,诗人提到其他花草树木与蜡梅的关系,进一步丰富了诗歌内涵。在诗歌的最后部分,作者表达了对于轮回和化身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和无常。整首诗歌充满哲理,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蜡梅》姜特立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该时间段内,姜特立作为文人雅士,擅长书画和诗歌创作,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在他的作品中,蜡梅这一主题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了坚韧不屈的品质和高洁的品格。 在南宋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繁荣,花卉文化逐渐兴起,人们对花卉的欣赏和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蜡梅作为一种耐寒、傲霜斗雪的植物,成为了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姜特立在此时创作《蜡梅》,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这种品质的敬仰之情。 此外,南宋时期的政治环境也相对宽松,文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姜特立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在这首《蜡梅》中,他通过对蜡梅的描绘,传递出对坚韧不屈的精神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质的赞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