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昭君怨·牡丹

标题包含
昭君怨·牡丹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初名刘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被誉为“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刘克庄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查看更多
空海稚
去完善

译文
曾经看到洛阳古谱,只允许姚黄花独领风骚。要与广陵之花相比,实在是委屈了它。昔日王侯的花园,如今已成荆棘和狐狸、兔子之地的荒芜景象。请不要再说中州如何,以免花儿也为之忧伤。
空海稚
去完善
释义
1. 洛阳:古代中国中原地区的著名城市,是东汉和北魏的都城,在唐代时期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被誉为“九朝古都”。 2. 旧谱:指过去的画谱或者图谱。 3. 姚黄:指的是一种名贵的牡丹品种,色泽金黄,形状优美,被誉为牡丹中的珍品。 4. 广陵:今江苏扬州,这里的牡丹相对洛阳的姚黄而言,可能略逊一筹。 5. 中州:这里指河南一带,洛阳所在地。 6. 怕花愁:让花也感到忧愁的意思。
空海稚
去完善
赏析
《昭君怨·牡丹》刘克庄赏析: 此词以洛阳名花姚黄为喻,描绘了昔日繁华的王侯园圃如今已成荒凉的景象。词人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揭示了历史变迁的沧桑感,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盛衰难料的感慨。“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两句回忆了牡丹花在洛阳的盛况,昔日的荣耀已成往事。接下来的“若比广陵花,太亏他”则通过对比洛阳牡丹和广陵之花,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 下片词人描述了曾经的王侯园圃已经成为狐兔出没的地方,表达了对此地的感叹。最后的“君莫说中州,怕花愁”则委婉地传达了词人对故地重游可能引发的忧愁情感。整首词婉转深沉,借牡丹花的兴衰表达了人生如梦、岁月无情的感慨。
空海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昭君怨·牡丹》是南宋词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咏物词。这首词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当时刘克庄已经51岁。在这个时期,刘克庄虽然身处江湖之远,但他的仕途仍然坎坷不平。他曾在朝为官,但因直言敢谏,屡遭排挤,甚至被贬为建阳知县。然而,这种逆境并没有使刘克庄消沉,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和创作激情。 在刘克庄所处的时代,南宋政治腐败,国力衰微,民间疾苦重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克庄的词作往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忧国忧民之情。这首《昭君怨·牡丹》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咏赞牡丹的高贵品质,隐喻了作者的忠贞情操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空海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