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四

标题包含
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四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缘我独异于人。 自知颠倒由离坎,谁识浮沉定主宾。 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银。 神功运火非终夕,现出深潭日一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个方法确实很巧妙,全因为我与众不同。 我知道颠来倒去都源于离坎(八卦符号),谁知道沉浮取决于主人与宾客? 金鼎想要留住朱砂里的水银,玉池先投入水中银色物质。 神奇的火力作用不是一晚上就能完成,展现出的是深邃的水潭和明亮的太阳。
去完善
释义
1. 法:指炼丹的方法或原理。 2. 真:真实的、本源的。这里指的是道家追求的道的本质。 3. 颠倒:这里是道家用语,表示阴阳、五行等互相转化、循环的过程。 4. 离坎:道教术语,表示阴阳两种基本的属性。离代表火、阳光、积极向上的力量;坎代表水、月光、消极压抑的力量。 5. 浮沉:在道教哲学中,表示事物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6. 金鼎:指炼丹所用的炉鼎,象征炼化万物的神秘力量。 7. 朱里汞:丹药的一种成分,象征阳刚、热烈的一面。 8. 玉池:炼丹所用的水池,象征阴柔、沉静的一面。 9. 水中银:丹药的一种成分,象征阴性物质。 10. 神功: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11. 运火:指炼丹过程中对火候的控制。 12. 深潭:比喻事物的深处或本质。 13. 日一轮:比喻经过修炼最终达到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精妙的笔墨描绘了炼丹过程中的神奇变化,同时也寓含了道家修炼的哲理。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五行、阴阳等道家思想,将炼丹与人的精神修炼相互印证,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四》为南宋诗人张伯端所作。张伯端生活于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初,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北宋末年及南宋初年,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段时间里,张伯端个人经历丰富,曾在朝为官,后辞官回乡潜心修佛。他对佛学有着深厚的造诣,并将佛学思想融入诗歌创作之中。此外,张伯端还精通道教,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哲理和思辨色彩,展现了其在道家哲学方面的独到见解。 在《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四》这首诗歌中,张伯端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通过对比现实世界的喧嚣与山林隐逸生活的宁静,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理想境界的向往。这首诗充分反映了张伯端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