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
多方窃得破衣裳,壁倒篱坍没处藏。
更有一般无頼汉,不曾同伴要分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许多人偷偷得到了破衣服,墙壁倒塌篱笆破碎无处藏匿。
还有一些流氓无赖之徒,未曾与同伴一起却要分享战利品。
去完善
释义
1. 颂古:此处的“颂古”为诗的标题,取自古诗词中的一种题材类型,主要是以佛家、道家或儒家的观念来解读和赞美古代先贤的事迹。
2. 释守仁:作者姓名,“释”是对出家人的尊称,这里指代佛教僧侣;“守仁”是法号。
3. 多方:形容多种方法或途径。
4. 窃得:私下得到,此处有讽刺意味。
5. 破衣裳:破旧的衣服,形容穷困潦倒的形象。
6. 壁倒篱坍:墙壁倒塌,篱笆损坏,比喻房屋破败不堪。
7. 无頼汉:指不务正业、没有道德修养的人。
8. 不曾同伴:指那些没有道德品行的人。
9. 要分赃:指想要分享非法获得的财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颂古》描绘了一幅破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以“破衣裳”和“壁倒篱坍”来形容事物的衰败,暗示了生活中的困苦和不公。同时,诗人又以“无赖汉”来比喻那些不劳而获的人,表达了对这些人的讽刺和批判。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态度和对正义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是南宋诗人释守仁的一首五言绝句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生命思考和对人生的哲理感悟。根据创作背景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这首诗歌:
首先,我们从诗题中的“颂古”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以古代事物为主题的诗歌。因此,可以推断出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应该是宋朝时期。当时,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其次,我们来关注一下诗人的生活背景。释守仁是一位著名的禅宗大师,他的诗歌往往具有深厚的禅意。在他的生活时期,禅宗思想在中国非常流行,人们热衷于追求心灵的解脱和自我觉悟。在这样的背景下,释守仁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思考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环境下,释守仁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人们对生命和生活的深刻反思,使得他的作品在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颂古》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创作的,这一时期的诗人释守仁以其深沉的生命思考和对人生的哲理感悟,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充满禅意的画面。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