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系乐府十二首。古遗叹

标题包含
系乐府十二首。古遗叹
古昔有遗叹,所叹何所为。有国遗贤臣,万事为冤悲。 所遗非遗望,所遗非可遗。所遗非遗用,所遗在遗之。 嗟嗟山海客,全独竟何辞。心非膏濡类,安得无不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元结(719年-772年),字次山,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元结年轻时就才华横溢,他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举进士,历任右金吾兵曹参军、监察御史等职。在安史之乱期间,元结组织义军抵抗叛军,保...查看更多
🌿嫚姬媛人参草本面膜
去完善

译文
古代遗留著叹息,感叹的是什麼事情。是遗忘了国家的贤能大臣,使得万事都充满了悲情与委屈。 被遗忘并非真正的希望,被遗忘也并非真的无法挽回。被遗忘并非真的没有用处,而是尚未被发现和利用。 唉,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如何在一片混乱中自保。他们的心并非全然冷漠,又怎能不被遗忘呢?
🌿嫚姬媛人参草本面膜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系乐府十二首:古代诗体的一种,以叙事为主,元结的《系乐府十二首》是一种拟古诗。 2. 古遗叹:指古代遗留下来的人事感叹。 3. 所叹何所为:感叹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 有国遗贤臣,万事为冤悲:国家失去了贤明的臣子,导致所有事情都变得冤枉而悲伤。 5. 所遗非遗望:被留下的不是所期望的。 6. 所遗非可遗:被留下的也不是可以留下的。 7. 所遗非遗用:被留下的无法发挥作用。 8. 所遗在遗之:真正被留下的应该是不需要被留下的。 9. 嗟嗟山海客:指那些远游四海的隐士们。 10. 全独竟何辞:这样的独立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 11. 心非膏濡类:我的心智不是世俗之人所能理解的。 12. 安得无不遗:怎么能做到不被世人遗忘呢?
🌿嫚姬媛人参草本面膜
去完善
赏析
《系乐府十二首·古遗叹》是唐代诗人元结创作的一组诗歌。这里选取其中一首进行分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古时的遗叹,主旨在于提醒人们重视人才的遗留和任用问题。前四句主要描绘了国家遗失贤臣而引发的悲伤之情,“有国遗贤臣,万事为冤悲”意味着一个国家失去贤能的臣子,会让万事陷入悲痛之中。随后四句笔锋一转,表达了并非所有的遗留都能被人接纳,也并非所有的贤能都可以被遗留。这八句以感叹的方式突出了人才流失的严重性以及渴望得到重视的心情。 最后四句则将视角放在了山海之间的江湖人士身上,他们独立独行,却无人愿意倾听他们的意见。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悲哀现象:真正有才能的人却没有被关注到,而那些并非膏油润物的庸人却被重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嫚姬媛人参草本面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系乐府十二首·古遗叹》是唐代诗人元结在安史之乱后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6年-758年间,正值唐玄宗天宝年间到唐代宗广德年间,这个时期国家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困苦。 在这个时期,元结经历了战乱、逃亡,目睹了民众的疾苦,对国家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深感痛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醒人们的忧患意识,希望朝廷能够重视民间疾苦,重振朝纲。 此外,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也对元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许多文人墨客纷纷以诗言志,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心。在这种背景下,元结也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用诗歌记录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
🌿嫚姬媛人参草本面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