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立秋日

标题包含
立秋日
商风动叶初,萧索一贫居。 老性容茶少,羸肌与簟疎。 旧醅难重漉,新菜未胜鉏。 才薄无潘兴,便便画偃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言史,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言史,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 刘言史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才子,他的诗才横溢,但一生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据《全唐诗》记载,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他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秋风拂动绿叶之时,我独居在这破败的茅屋。年纪渐长,对茶的喜爱也变得淡薄,瘦弱的躯体与竹席之间显得疏离。旧酿难以再度享用,新种的菜还未成熟。我的才华浅薄无法像潘岳那样有才情,只好安心于这简朴的居室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商风:指秋风。 2. 动叶:树叶随风摇动。 3. 萧索:萧条冷落;凄凉。 4. 贫居:贫苦的人家。 5. 老性:年老的性格。 6. 容茶少:泡茶的时候容量较少。 7. 羸肌:瘦弱的肌肉。 8. 簟疎:竹席稀疏。 9. 旧醅:陈年的酒。 10. 难重漉:难以再次滤过。 11. 新菜:刚长出的蔬菜。 12. 未胜鉏:还没有来得及耕种。 13. 潘兴:代指热情洋溢的盛会。 14. 便便:善于辞令、巧言善辩的样子。 15. 画偃庐:描画隐者所住的茅屋。
去完善
赏析
《立秋日》是唐代诗人刘言史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初秋的景象和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诗人孤独、闲适的心境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商风动叶初”一句,描绘了初秋的风吹动着树叶的情景,给人以萧瑟之感。而“老性容茶少,羸肌与簟疎”则表现了诗人年老体弱的状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时光的感慨。接下来的“旧醅难重漉,新菜未胜鉏”则表现了诗人生活上的困境,虽然想要尝试改变,但总是难以实现。最后,“才薄无潘兴,便便画偃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怀疑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在画中游弋,寻找内心的宁静。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立秋日》是唐代诗人刘言史的作品。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唐贞元时期(785年-805年)。这一时期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节点,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政治斗争激烈。 刘言史作为唐代才子,因才华横溢而受到世人赞誉。然而,他在官场上并未取得显赫的地位,只是担任了一些小官职。在《立秋日》这首诗中,刘言史表达了对秋天到来时的忧思和哀愁。这种情感与他在官场上不得志、生活坎坷的经历密切相关。 同时,《立秋日》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生活困境。在刘言史所处的时代,战争频发,自然灾害不断,民生疾苦重重。这些都成为了刘言史创作的素材,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