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入雁荡山

标题包含
入雁荡山
杰峰秀岭竞崔巍,缓引篮舁不用催。 一径灵虚飞鸟上,四围春色画屏开。 鹿门未有携家便,雁荡何妨筑室来。 已上封章乞闲散,勿令俗驾却轻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峰峻峭如画屏,悠然行走无需急。 一条幽深的小路上,四周花开景色新。 未有机会携家人去游鹿门山,不妨在雁荡山建个房子来住。 已经向上面申请做一个清闲的人,别让世俗的事打扰我。
去完善
释义
1. 入雁荡山: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雁荡山时所作。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而得名。 2. 綦崇礼: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曾任尚书郎等职。 3. 杰峰秀岭:形容雁荡山的山峰峻峭,山色秀丽。 4. 缓引篮舁不用催:篮子(篮舆)是一种交通工具,这里指乘坐竹轿上山,因为山路陡峭,所以行进速度较慢,不必催促。 5. 一径灵虚:指通往山顶的小路,“灵虚”是道教用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6. 春色画屏开:形容四周的景色犹如画卷般展开,美不胜收。 7. 鹿门未有携家便:鹿门是指东汉末年著名隐士庞德公隐居的地方,这里作者用鹿门比喻雁荡山,表示自己还没有带着家人一起来这里隐居的愿望。 8. 雁荡何妨筑室来:表示作者对雁荡山的喜爱,希望能在这里建房子,过上隐居生活。 9. 已上封章乞闲散:作者已经向朝廷请求辞官回乡,过上悠闲的生活。 10. 勿令俗驾却轻回:不要让世俗的车马轻易地把我从这种宁静的生活中带回尘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杰峰秀岭竞崔巍"描述了雁荡山的雄伟壮丽,展现了大自然的壮观景象。"缓引篮舁不用催"则描绘了诗人悠闲地欣赏美景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下来,"一径灵虚飞鸟上,四围春色画屏开"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美好和生机盎然的景象,仿佛在告诉人们大自然的力量是无法抵挡的。"鹿门未有携家便,雁荡何妨筑室来"则是诗人在思考人生的方向,他希望能够在此地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最后两句"已上封章乞闲散,勿令俗驾却轻回"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希望能让世俗的目光远离自己。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雁荡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寄情山水的生活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入雁荡山》是宋代诗人綦崇礼的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末年,当时綦崇礼作为官员在江南一带任职。在这段时间里,他游览了浙江雁荡山,被其壮丽的景色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外患频繁。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綦崇礼仍然能够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投入到对自然山水的欣赏和感悟之中。这种心态与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綦崇礼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热爱文学,但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受挫。尽管如此,他并未气馁,而是继续努力,最终在中年时考取功名,成为朝廷的官员。 同时间段内,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批民众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此外,宋朝时期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活字印刷术、火药等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时代背景为綦崇礼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