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闲夜酒醒

标题包含
闲夜酒醒
醒来山月高,孤枕群书里。酒渴漫思茶,山童呼不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皮日休(约公元834年-约公元882年),字逸少,襄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早年经历:皮日休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唐文宗太和八年(834年)左右出生,成年后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醒来看见山间的明月高悬,独自一人躺在书堆中入睡。口渴想要喝点酒,想起茶的味道也很好,于是呼唤山中的童子去煮茶,但是山里的孩子似乎还没有醒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山月高:指的是月亮升高挂在山上,月光洒满山林的景象。 2. 孤枕群书:独自一人躺在枕头上翻阅着各种书籍。 3. 酒渴:饮酒后感到口渴。 4. 漫思茶:随意想到喝杯茶来解渴。 5. 山童:指在山里劳作的小孩。 6. 呼不起:呼叫不起来,指小孩忙碌于其他事情没有听见呼唤。
去完善
赏析
《闲夜酒醒》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一首描绘闲夜生活的五言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山间独居、品酒的悠闲生活。 首句“醒来山月高”以高悬的山月为背景,营造了宁静而清冷的气氛。诗人从梦中醒来,看到高高的山月和明亮的月光,表达了诗人在静夜独醒的孤独心境。次句“孤枕群书里”表现了诗人山居生活中孤独的处境和阅读群书的消遣。诗人以书为伴,在寂静的夜晚寻找心灵的慰藉,体现了他恬淡超脱的心态。 接下来的两句“酒渴漫思茶,山童呼不起”则揭示了诗人闲夜生活的另一面。诗人酒后口渴,渴望品尝一杯清茶来解渴。然而此时,山中童子却因酣睡而无法被唤醒,无法为诗人煮茶。这里,诗人用幽默诙谐的笔调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随意与自在,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以自然质朴的语言,通过对山中夜景、读书品茶等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简单的描述,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生哲理,令人回味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闲夜酒醒》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晚唐时期,具体年份已不可考。 在这段时间里,皮日休的个人生活并不顺利。他曾任国子助教、太学博士等官职,但由于政治斗争和官场倾轧,他的仕途并不得意。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这一时期的皮日休,内心充满了忧愤和不平,这也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晚唐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也愈演愈烈,宦官专权,党派纷争。皮日休作为一位关心民生、关注社会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 在《闲夜酒醒》一诗中,皮日休以酒后清醒的情景为引子,表达了他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无奈。诗中的“孤灯挑倦后,独雁叫群初”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寂静夜晚的孤独心境。而“金钗封欲寄,翠管贮新词”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晚唐生活画卷。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