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云雾涌起,宛如天然屏障环绕着江南的三面,真是大自然神奇之物。视野开阔,一片无尽的秋水与天际相连,浑然一体。那绿鬓红颜之人虽然现在已经离去,但昔日种种美好仿佛还在眼前。时光如梦般逝去,唯有那些优美的诗句仍然流传。
据说当年孙权曾举杯登高望远,心中始终抱憾。他常常放声歌唱,抒发胸中的哀愁。那时的他站在瓜步山上,远眺远方,万里疆土尽在眼中,夕阳下的旗帜隐约可见。当风起云涌时,他想起了遥远的北方,想象着自己能够轻松地笑傲河山。那时的月亮依旧明亮,照亮了他的身影。可是如今的山河已经换上了新颜,又有谁来欣赏这轮明月呢?

去完善
释义
1. 云峰横起:指山峰突起。
2. 障吴关三面:在古代的江苏地区,吴关为防御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军事关隘。
3. 真成尤物:意指美景实在难得。
4. 倒卷回潮:形容江水回流。
5. 绿鬓人归:指青春已逝的人。
6. 千茎雪:喻白发。
7. 孙郎终古恨:借孙郎(孙权)抒发悲壮的情感。
8. 云屯瓜步:这里描绘了古代江淮一带山川之美。
9. 落日旌旗明灭:指夕阳时分旗帜隐现的场景。
10. 鼓吹风高:表示波涛汹涌的大海景象。
11. 画船遥想:指华丽的游船荡漾于水中。
12. 穷发:指遥远的地方。
13. 更谁重问山月:暗示时光流逝,当年一起欣赏过山月的友人已经远离。

去完善
赏析
《念奴娇》是南宋词人叶梦得创作的一首描绘江山壮丽景象的词作。全词以雄伟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横起”的云峰、“倒卷回潮”的江水、幽深的秋水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既宽广又宏大的氛围。接下来通过“绿鬓人归”的故事展现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历史的长叹。结尾部分则是借“万里云屯瓜步晚”的场景暗示世事如梦,表现出深深的无奈与怅然。这首词情感深沉,情景交融,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宋代词人叶梦得的一首代表作。此词创作于北宋末期,当时正值金国南侵,国家局势紧张之际。叶梦得在这首词中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英雄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叶梦得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博学多才,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在年轻时就步入仕途,但因个性刚直不阿,屡遭贬谪。在动荡的时局下,叶梦得目睹了百姓疾苦和国家积弱,内心深感忧虑。这首《念奴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叶梦得在词中描绘了一幅英勇抗金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胜利的渴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这种情感在当时的文人雅士中具有很强的共鸣,因此这首词在当时广受欢迎,流传甚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