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枫叶辞

标题包含
枫叶辞
丹枫陨叶纷堕飞,撩拨西风尽倒吹。 云外飘飘呼莫回,四方沉冥鴈为悲,辞柯一去遐不归。 已判此秋长别离,生者有尽死有期。 凭高望远深相思,手挥丝桐送斜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漫天飘落的红色枫叶纷纷飞舞,在西风的吹拂下更显优雅。 在天空中飘扬不定的云朵似乎也在呼唤它们回来。四方的寂静让大雁感到悲伤,从树上离去后就不再回来。 秋天已然来临,分别的时刻已经不远,生死离别是自然的规律。 登高远望、深情思念,伴着夕阳余晖演奏着悠扬的音乐。
去完善
释义
1.丹枫:比喻秋天的枫叶。 2.陨叶:指凋落的枫叶。 3.撩拨:此处意指西风扫落叶的景象。 4.四方沉冥:指的是天色渐暗,夜色降临。 5.鴈为悲:大雁因悲伤而发出哀鸣。 6.辞柯:意味着秋天结束,树叶凋落。 7.遐不归:形容离开得十分遥远,无法回来。 8.已判:意味着决定或注定。 9.生者有尽死有期:生活中的生命有限,死亡也有固定的时候。 10.凭高望远:登高远望,表达思念之情。 11.手挥丝桐:弹奏琴弦表达情感。 12.斜晖:夕阳的余光。
去完善
赏析
《枫叶辞》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白玉蟾的一首描绘深秋景象的诗歌。首联“丹枫陨叶纷堕飞,撩拨西风尽倒吹”描绘了秋日里丹枫飘零的景象,其中“纷堕飞”和“尽倒吹”两个动词生动地勾勒出树叶在空中飘零和西风吹拂的情态。颔联“云外飘飘呼莫回,四方沉冥雁为悲”进一步展现了大雁在沉重气氛中翩翩起舞的场景。此外,“呼莫回”与“雁为悲”中的“呼”字与“为”字暗含了诗人强烈的情感共鸣。颈联“辞柯一去遐不归,已判此秋长别离”表达了诗人在秋季离别之时的感慨,同时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以及别离的痛苦。尾联“凭高望远深相思,手挥丝桐送斜晖”则是诗人登高远眺、表达思念之情的同时,通过弹奏乐器来寄托自己的感情。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循环的独特洞察力和对离别之苦的深度思考,寓情于景,寄情于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枫叶辞》是南宋诗人白玉蟾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宋金对峙的历史阶段,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 白玉蟾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然而,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被誉为“诗坛泰斗”。白玉蟾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 《枫叶辞》就是白玉蟾在这时期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人生感悟的诗作。在诗中,他以枫叶为象征,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他也通过枫叶的颜色变化,寓意着人生的悲欢离合,揭示了生活中的美好与悲伤都是短暂的。这首诗充分展示了白玉蟾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人文素养,成为了南宋时期诗歌创作的杰出代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