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仙花

标题包含
水仙花
江梅丈人行,岁寒固天姿。 蜡梅微著色,标致亦背时。 胡然此柔嘉,支本仅自持。 乃以平地尺,气与松篁夷。 粹然金玉相,承以翠羽仪。 独立万槁中,冰胶雪垂垂。 水仙谁强名,相宜未相知。 刻画近脂粉,而况山谷诗。 吾闻抱太和,未易形似窥。 当其自英华,造物且霁威。 平生恨刚褊,未老齿发衰。 掇花置胆瓶,吾今得吾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傅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师从郑伯熊、吕祖谦等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江边行走的梅花,坚忍地度过严寒。 腊梅稍露颜色,其姿态却远离时代。 这柔弱的花朵,仅仅依靠自己的枝干。 平地上生出一尺,气势却如同松树和竹子一样挺拔。 花朵和枝干的精粹如金如玉,装饰着翠鸟羽毛的仪态。 独自立于万千枯槁之中,冰封胶冻,雪压枝头。 谁是水仙?这名字并不适合它,虽然看似合适,实则尚未理解它的真义。 如果过于追求外形刻画,就接近了脂粉气,更何况是山水的诗意。 我听说拥抱大自然的人,难以通过形象来窥见其本质。 当它们自然展现出光华,造物主也会展现他的宽容。 我平生遗憾在于过于刚直,还未老去就已经牙齿头发稀疏。 拾起花朵放置于胆瓶中,我现在得到了我的老师。
去完善
释义
1. 江梅:梅花的一种,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一带。 2. 丈人:对老人的尊称。 3. 岁寒:即寒冬。 4. 天姿:天生的品性。 5. 蜡梅:又称黄梅花,冬季开花。 6. 微著色:指蜡梅的颜色比江梅要淡。 7. 背时:不合时宜。 8. 胡然:为何如此。 9. 柔嘉:柔美。 10. 支本:植物的根部。 11. 尺:这里形容低矮。 12. 气与松篁夷:指水仙的气节与松树、竹子相同。 13. 粹然:纯粹的样子。 14. 金玉相:形容水仙的质地像金玉一样。 15. 翠羽仪:绿色的羽毛,比喻水仙的叶子。 16. 槁:枯死。 17. 冰胶雪垂垂:形容水仙在冰雪中的姿态。 18. 水仙谁强名:这里指的是水仙花的名字是人为取的。 19. 相宜:适合。 20. 刻画近脂粉:形容水仙花的外形过于人工化。 21. 而况山谷诗:这里的“山谷”是指北宋诗人黄庭坚,他在《水仙花》一诗中描绘了水仙花的形象。 22. 抱太和:指水仙花拥有天然的气质。 23. 未易:不容易。 24. 形似窥:从外形去欣赏。 25. 当其自英华:当它自然绽放的时候。 26. 造物且霁威:连造物主都会收敛威严。 27. 刚褊:刚直狭隘。 28. 未老齿发衰:还没有老去就已经牙齿脱落、头发花白。 29. 胆瓶:一种花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水仙花的诗歌。首先通过对比江梅、蜡梅等植物来突显水仙花独特的美和气质。诗人认为,水仙花虽然柔弱,但却具有坚韧的品质,其美丽丝毫不输给其他的名花。在严寒的冬天,水仙花傲霜独立,花朵优雅,宛如翠羽,与周围的枯枝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诗人还指出,将水仙花称为“水仙”并不恰当,因为它并非如其他的花卉那样需要雕琢和人工美化,它的美是天然的、自然的,甚至超过了那些依赖山谷溪流生长的花卉。 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于水仙花的喜爱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他认为,水仙花的存在就像是一位导师,教导他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坚定,如何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因此,他选择将水仙花放在胆瓶中,以此作为自己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来源。 整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仙花》是南宋诗人陈傅良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姿态和傲霜斗寒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坚韧精神的向往。 首先,关于诗词的创作时间,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2-13世纪之间。这个时期正值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其次,在这个时间段内,陈傅良作为南宋文人,他的人生际遇较为复杂。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功名,于是投身文学创作,以诗词歌赋抒发自己的情感。他在诗歌创作上独树一帜,注重观察生活,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陈傅良的作品在当时的文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最后,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方面,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的社会风貌、政治制度、文化氛围等方面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宋代的理学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这种观念在陈傅良的诗作中也有所体现。此外,南宋时期的绘画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花鸟画的技艺日趋成熟,这也为陈傅良描绘水仙花提供了灵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