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
江梅丈人行,岁寒固天姿。
蜡梅微著色,标致亦背时。
胡然此柔嘉,支本仅自持。
乃以平地尺,气与松篁夷。
粹然金玉相,承以翠羽仪。
独立万槁中,冰胶雪垂垂。
水仙谁强名,相宜未相知。
刻画近脂粉,而况山谷诗。
吾闻抱太和,未易形似窥。
当其自英华,造物且霁威。
平生恨刚褊,未老齿发衰。
掇花置胆瓶,吾今得吾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江边行走的梅花,坚忍地度过严寒。
腊梅稍露颜色,其姿态却远离时代。
这柔弱的花朵,仅仅依靠自己的枝干。
平地上生出一尺,气势却如同松树和竹子一样挺拔。
花朵和枝干的精粹如金如玉,装饰着翠鸟羽毛的仪态。
独自立于万千枯槁之中,冰封胶冻,雪压枝头。
谁是水仙?这名字并不适合它,虽然看似合适,实则尚未理解它的真义。
如果过于追求外形刻画,就接近了脂粉气,更何况是山水的诗意。
我听说拥抱大自然的人,难以通过形象来窥见其本质。
当它们自然展现出光华,造物主也会展现他的宽容。
我平生遗憾在于过于刚直,还未老去就已经牙齿头发稀疏。
拾起花朵放置于胆瓶中,我现在得到了我的老师。
去完善
释义
1. 江梅:梅花的一种,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一带。
2. 丈人:对老人的尊称。
3. 岁寒:即寒冬。
4. 天姿:天生的品性。
5. 蜡梅:又称黄梅花,冬季开花。
6. 微著色:指蜡梅的颜色比江梅要淡。
7. 背时:不合时宜。
8. 胡然:为何如此。
9. 柔嘉:柔美。
10. 支本:植物的根部。
11. 尺:这里形容低矮。
12. 气与松篁夷:指水仙的气节与松树、竹子相同。
13. 粹然:纯粹的样子。
14. 金玉相:形容水仙的质地像金玉一样。
15. 翠羽仪:绿色的羽毛,比喻水仙的叶子。
16. 槁:枯死。
17. 冰胶雪垂垂:形容水仙在冰雪中的姿态。
18. 水仙谁强名:这里指的是水仙花的名字是人为取的。
19. 相宜:适合。
20. 刻画近脂粉:形容水仙花的外形过于人工化。
21. 而况山谷诗:这里的“山谷”是指北宋诗人黄庭坚,他在《水仙花》一诗中描绘了水仙花的形象。
22. 抱太和:指水仙花拥有天然的气质。
23. 未易:不容易。
24. 形似窥:从外形去欣赏。
25. 当其自英华:当它自然绽放的时候。
26. 造物且霁威:连造物主都会收敛威严。
27. 刚褊:刚直狭隘。
28. 未老齿发衰:还没有老去就已经牙齿脱落、头发花白。
29. 胆瓶:一种花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水仙花的诗歌。首先通过对比江梅、蜡梅等植物来突显水仙花独特的美和气质。诗人认为,水仙花虽然柔弱,但却具有坚韧的品质,其美丽丝毫不输给其他的名花。在严寒的冬天,水仙花傲霜独立,花朵优雅,宛如翠羽,与周围的枯枝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诗人还指出,将水仙花称为“水仙”并不恰当,因为它并非如其他的花卉那样需要雕琢和人工美化,它的美是天然的、自然的,甚至超过了那些依赖山谷溪流生长的花卉。
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于水仙花的喜爱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他认为,水仙花的存在就像是一位导师,教导他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坚定,如何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因此,他选择将水仙花放在胆瓶中,以此作为自己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来源。
整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仙花》是南宋诗人陈傅良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姿态和傲霜斗寒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坚韧精神的向往。
首先,关于诗词的创作时间,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2-13世纪之间。这个时期正值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其次,在这个时间段内,陈傅良作为南宋文人,他的人生际遇较为复杂。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功名,于是投身文学创作,以诗词歌赋抒发自己的情感。他在诗歌创作上独树一帜,注重观察生活,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陈傅良的作品在当时的文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最后,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方面,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的社会风貌、政治制度、文化氛围等方面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宋代的理学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这种观念在陈傅良的诗作中也有所体现。此外,南宋时期的绘画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花鸟画的技艺日趋成熟,这也为陈傅良描绘水仙花提供了灵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