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浮云楼

标题包含
浮云楼
举头便是长安日,弄袖时飘梦泽风。 茂苑久抛飞鸟外,楚台遥在碧云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抬头就是长安的太阳,挥舞衣袖时仿佛能感受到梦泽的风。美丽的花园早已远离飞鸟,而那遥远的楚台则隐藏在白云之间。
去完善
释义
1. 长安:古时的都城,即今西安;此处借指朝廷或政治中心。 2. 梦泽:云梦泽,长江中游的大片湖泊群。这里是指广阔的水域或天地间。 3. 茂苑:又称芙蓉苑,位于唐代长安城东南,是皇宫附近的御苑。这里用来比喻远离世俗纷扰的仙境。 4. 楚台:传说楚国灵王曾筑高台以望云梦泽,此处以楚台代指作者所向往的隐逸之地。
去完善
赏析
《浮云楼》是北宋滕元发的一首诗作,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心驰神遥的情景。首句“举头便是长安日”点明诗人的视线投向远方的长安,暗含他对故土的眷恋之情;第二句“弄袖时飘梦泽风”则通过描述风的轻柔,表达了诗人对梦境般的美好向往。接下来两句“茂苑久抛飞鸟外,楚台遥在碧云中”,以飞鸟和碧云为喻,表达出诗人身在他乡,遥不可及的故园之思。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优美,流露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浮云楼》是南宋诗人滕元发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1162年)。 在这段时间里,滕元发经历了宦海浮沉,他曾在临安、福州等地任职,后因直言谏议,触怒权贵,被贬谪至信州、筠州等地。这使得他深刻体验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难料,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逐渐稳定,但社会矛盾依然尖锐。一方面,民族矛盾激化,金兵时常南下侵扰;另一方面,国内政治腐败严重,贫富差距加大,民众生活困苦。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滕元发关注民生疾苦,对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浮云楼》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现实的感慨。诗中以浮云喻世事的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对浮云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