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信吟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用泪水和墨水书写成信,把这份思念传递给远方的亲人。信已寄出,灵魂仿佛也随之而去,只剩下空虚的自己。

去完善
释义
1. 归信吟:标题来源于该诗的题材内容,表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给远方的亲人。
2. 泪墨:用眼泪研成的墨,形容写信时心情沉重悲痛。
3. 将寄:准备寄出。
4. 万里亲:指远在他乡的亲人。
5. 书去:书信寄出去。
6. 魂亦去:形容精神也随着书信一同离去。
7. 兀然:孤独无依的样子。
8. 空一身:只剩下孤独的躯体。

去完善
赏析
《归信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子离家万里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泪墨洒为书”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用泪水和墨水书写成信件,寄托着对亲人的深切挂念。而“将寄万里亲”则说明了这种思念之情无法抑制,即使相隔千里也要传达给远方的亲人。
接着,“书去魂亦去”展现了诗人写信时的真诚与专注,仿佛信件的传递也带走了他的灵魂。最后一句“兀然空一身”则传达了信寄出后,诗人空虚无助的心情,反映出他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慨万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归信吟》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此时正值国家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孟郊生活在这个时代,亲身经历了战乱和民生疾苦,因此他的诗作多表现现实社会的矛盾和民众的痛苦。
孟郊早年家境贫寒,科举考试屡试不第,直到46岁才考中进士。然而,他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一生贫困潦倒,仕途坎坷。这样的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性的善恶,也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在《归信吟》中,孟郊以“归信难”为主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艰辛,表现了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这首诗歌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