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田翁叹

标题包含
田翁叹
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 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昨日门前过,轩车满垂杨。 归来说向家,儿孙竟咨嗟。不见千树桑,一浦芙蓉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亲手栽种上千棵桑树,用文杏木作为房屋的中梁。连年劳役繁重,都是富家子弟的差事。 富家的田地产业广泛,他们用它购买黄金和官职。昨天在门前路过,华丽的车马挤满了垂杨柳。 回家后告诉家人,儿孙们都感到惊讶。再也看不见那上千棵桑树,只有一江芙蓉花。
去完善
释义
1. 田翁:指农民。 2. 于濆:唐朝诗人,生卒年不详。 3. 文杏:即银杏树,木材坚固美观,可制作家具或建筑用材。 4. 中梁:房屋的横梁,这里比喻房屋的主体结构。 5. 频年:连年,多年。 6. 徭役:古代封建国家强制百姓承担的无偿劳动,如修建城郭、道路等。 7. 富家郎:指富人家的子弟。 8. 金章:古代官员的金质印章,这里代指官职。 9. 垂杨:杨柳树,枝叶下垂。 10. 咨嗟:叹息,感叹。 11. 一浦:一片。 12. 芙蓉花:荷花。
去完善
赏析
《田翁叹》这首古诗以田翁的角度描绘了封建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诗句中“手植千树桑”体现了田翁辛勤劳作的形象,然而由于沉重的徭役负担,使得这些成果都被富家郎所占有。“富家田业广”揭示出富家的土地众多,他们用这些资源换取权势和地位,正如诗句中的“买金章”。当田翁看到富家门前停满轩车时,心中不禁生出叹息。回家后告诉儿孙这一景象,也让儿孙感到震惊和感慨。最终,他们看到的是一片芙蓉花,象征着贫苦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整首诗歌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凉境遇和对贫富不均的愤懑不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田翁叹》是唐代诗人于濆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作于唐末乱世时期,此时农民疾苦严重,官僚腐败盛行,导致民生艰难。 于濆本人出身贫寒,他亲眼目睹了底层民众的苦难生活,对时局的担忧和忧虑使他深感责任重大。在这个特殊时期,他决定用自己的笔来揭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批判。 在创作《田翁叹》的过程中,于濆不仅关注了个人的命运,更将目光投向了整个社会,揭示了当时农民生活在困苦之中的现实。这首诗歌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使其成为唐代文人关注社会现实的典型代表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