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易卦者
自恨今秋赋不工,功名分付酒杯中。
已知得失关乎数,始把荣枯问此翁。
未必一夫司予夺,由来六画管穷通。
果然许我真端的,从此君行易已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愧这个秋天写不出好诗,只好将功名利禄寄托在酒杯之中。
我已明白得与失自有定数,于是向这位老先生请教人生的荣辱。
命运并非由一人主宰,自古以来,我们的八字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如果真的是命中注定,那么我的未来应该可以顺遂,从此我将勇往直前,无畏无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卓田:字立舆,明朝诗人,出身贫寒,曾游历四方,一生奔波劳碌。
2. 今秋赋不工:指卓田在今年的科举考试中未能取得好成绩。
3. 功名分付酒杯中:将功名利禄寄托在酒中,表达了一种消极的避世心态。
4. 数:命运,天数。
5. 荣枯:繁荣与衰败,这里指人生的起伏。
6. 翁:年老的占卜者。
7. 司予夺:主宰给予和剥夺,这里指掌管命运。
8. 六画:周易中的六爻,象征天地人三才;穷通:穷困和显达,指人生境遇。
9. 真端的:真实的状况。
10. 易已东:改变原来的方向,转向东方。
去完善
赏析
《赠易卦者》卓田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首联“自恨今秋赋不工,功名分付酒杯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的不满,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无奈。颔联“已知得失关乎数,始把荣枯问此翁”则表明了诗人已经意识到命运中的得失与数有关,因此向这位精通易经的老者请教人生的荣辱。颈联“未必一夫司予夺,由来六画管穷通”则表示虽然命运并非一人所掌控,但一个人的命运却可以通过易经六爻来预知。尾联“果然许我真端的,从此君行易已东”则表达了如果那位老者能真正揭示出诗人的命运,那么诗人将会更加勇敢地面对人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易卦者》这首古诗创作于明朝,为卓田所作。卓田生活于明朝末年,这个时期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他的生活中,战乱和饥荒是常见的现象。
卓田个人经历颇为坎坷,他曾为科举考试辛苦努力,却因朝廷腐败而未能如愿以偿。在困境之中,他开始关注民生疾苦,并试图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与民间算命术士易卦者有过交往,对这类人物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有较深入的了解。
明朝末年的时代背景复杂多样,一方面农民起义频发,另一方面官僚腐败严重,导致民众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普遍对未来感到悲观和迷茫,寻求心灵慰藉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因此,占卜问卦之风盛行一时。作为诗人,卓田关注到了这一现象,于是创作了《赠易卦者》这首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