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洞口春红飞蔌蔌
洞口春红飞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绿。
阮郎何事不归来,懒烧金,慵篆玉。
流水桃花空断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洞口的春天花朵纷纷飘落,仙子含着忧愁,她的眉毛如同翠绿的黛山。阮郎究竟有什么事情不能回来?他懒得点燃香烟,也懒得雕刻宝玉。桃花在溪水中飘零,一切都是空空如也,断断续续。
去完善
释义
1. 洞口:指仙洞。
2. 春红:春天的花朵。
3. 飞蔌蔌:纷纷飘落的样子。
4. 仙子:仙女,这里指居住在洞中的仙子。
5. 含愁:带着忧愁。
6. 眉黛绿:形容眉毛的颜色如同绿色的黛石。
7. 阮郎:指南朝梁人刘晨,他曾入山采药,在山上遇到两位仙女,被邀请到家中生活。这里借指与仙女相恋的男子。
8. 烧金:古人认为黄金可以炼成长生不老药,这里指炼丹之事。
9. 篆玉:用篆体字书写的玉牌,这里指记录神仙故事的文字。
10. 流水桃花:指溪水边的桃花,寓意时光的流逝。
11. 空断续:表示时间的流逝和爱情的失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天仙”为题,展现出一幅婉约动人的画面。上阕描绘了春天里鲜花盛开的美景,但美丽的仙子却面带忧愁。下阕则通过“阮郎何事不归来”的疑问,表达了期盼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等待的失落。整首词借景抒情,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仙子·洞口春红飞蔌蔌》这首词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凝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优美词篇。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后唐末年至后晋初年(公元926-936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和凝的个人经历颇为丰富,他曾先后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等职,并受到后唐明宗的重用。然而,在政治斗争中,他因直言不讳而遭到排挤,被迫离开朝廷,辗转各地。在这段时间里,和凝逐渐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自然景色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当时,五代十国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没有减弱。相反,在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人们更加珍惜和平与宁静,也更加渴望大自然的美妙风光。因此,和凝在创作这首词时,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