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江仙·海棠香老春江晚

标题包含
临江仙·海棠香老春江晚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涳蒙。 翠鬟初出绣帘中,麝烟鸾鬟苹风。 碾玉钗摇㶉鶒战,雪肌云鬓将融。 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和凝(893年-955年),字成绩,原名贺德权,后唐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年轻时曾担任地方官员,政绩显著。后来进入朝廷,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在朝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漫长的春天的夜晚,海棠花的香气已经消散。在小楼的薄雾之中,似乎能看到那模糊的景象。 美丽的女子从绣帘中缓缓走出,她的发髻上散发着麝香的香气,犹如凤凰展翅翱翔在风中。 她手中拿着的玉钗摇曳生姿,仿佛在轻轻颤动。她的皮肤如同白雪,头发如云般柔滑。她的眼中充满了深情,遥遥指向碧波东边的越王台。那里,蓼花正在红艳地盛放。
去完善
释义
1. 临江仙:词牌名,此调因江淹《青苔赋》有"乍向风波遗珮段,复从江渚见汀洲"之句而得名。 2. 和凝:五代十国时期文学家、政治家,仕于后唐、后晋两朝,官至宰相。 3. 海棠:一种植物,别名:红蕉、紫薇、楚桃等,可食用与药用,观赏价值较高。 4. 老:衰退,不旺盛。 5. 春江:春天的江面。 6. 小楼:低层楼房,这里可以理解为居所或宴会地点。 7. 雾縠:薄雾般的轻纱,形容轻柔的衣物。 8. 涳蒙:雾气朦胧的状态。 9. 翠鬟:古代女性的一种发型,用以插簪子、花朵等饰品。 10. 初出:刚刚出来。 11. 绣帘:带有图案的帘子,通常为丝织品制作,用于遮蔽门窗。 12. 麝烟:麝香的香气。 13. 鸾鬟:用鸾鸟羽毛制成的头饰。 14. 苹风:微风吹拂。 15. 碾玉:比喻美人白皙的皮肤如同美玉般细腻。 16. 钗:古人用来固定头发的长针形首饰。 17. 摇:轻轻摇晃。 18. 㶉鶒:水鸟名,以其羽毛制成首饰。 19. 战:颤抖。 20. 雪肌:洁白如雪的皮肤。 21. 云鬓:如云般的发丝。 22. 将融:快要融化。 23. 含情:带着情感。 24. 碧波:碧绿的波浪。 25. 越王台殿:越王勾践的宫殿。 26. 蓼花:一种水生植物,秋季开花呈红色或白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海棠花落与江景之间的美景,小楼雾气弥漫,如诗如画。“翠鬟初出绣帘中,麝烟鸾鬟苹风”,翠色如鬟的春色刚刚从绣帘中探出头来,像麝香、鸾鸟、蘋花一般清新自然。 “碾玉钗摇鸂鶒战,雪肌云鬓将融”则刻画了美人轻摇着头上如同碾碎的玉石制成的钗子,仿佛在鸳鸯戏水的波纹里嬉戏。她们的肌肤如雪,发髻如云,宛如仙子般美丽。 最后两句“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则是画中仙子般的女子深情地指向远方的碧波,那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水倒映着越王台殿中的蓼花,构成了动人心魄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