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海鸥咏

标题包含
海鸥咏
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 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顾况(727年-815年),字逋翁,苏州人。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以诗赋、散文和评论著称。 顾况年轻时曾游历四方,广交朋友,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他曾在长安任职,但因性格直率、不拘小节而遭...查看更多
真的好吃吗
去完善

译文
这只飞鸟远道而来,曾是凤凰的座上宾,享受过梧桐树枝的高贵。然而凤凰离去,梧桐树也枯死了,现在满眼都是猫头鹰那样的鸟,你又能怎么办呢?
真的好吃吗
去完善
释义
1. "海鸥":诗人以海鸥的遭遇象征自己的处境。 2. "万里飞来":指海鸥从远方飞来。 3. "为客鸟":海鸥被比喻为寄居的客人。 4. "丹凤":凤凰之一,此处借指君主或朝廷。 5. "借枝柯":借用树枝筑巢,喻在朝廷任职。 6. "一朝凤去":凤凰离去,指君主去世或者朝廷衰败。 7. "梧桐死":梧桐树枯萎死亡,象征着朝廷衰败。 8. "鸱鸢":猫头鹰一类的恶鸟,这里指代奸臣小人。 9. "奈尔何":无可奈何。
真的好吃吗
去完善
赏析
《海鸥咏》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一首寓言诗,以海鸥喻人,表达了忠诚者孤独无依的忧愤和悲哀。 首句“万里飞来为客鸟”,描述了海鸥千里迢迢飞来,却只能寄人篱下。此处表现了忠诚者的无奈和寂寞。 第二句“曾蒙丹凤借枝柯”,意味着曾经的信任和支持。丹凤代表高贵的人,他们曾给海鸥提供庇护。这里暗示忠诚者在受到赏识时,也曾有过荣耀的岁月。 第三句“一朝凤去梧桐死”,描述了恩情不再,支持消失。凤凰离去,梧桐凋零,意味着依靠的离去,使忠诚者失去了寄托。这句体现了世事无常、人情冷暖的主题。 最后一句“满目鸱鸢奈尔何”,鸱鸢是恶鸟,代表小人得志。当正直的海鸥失去依托,满眼都是恶人的猖獗。表达出忠诚者眼见小人得意,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海鸥的遭遇,表达了对忠诚者被辜负的痛惜和忧虑,同时也讽刺了小人得势的社会现象。
真的好吃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海鸥咏》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前后,正值安史之乱爆发之际。顾况本人是一个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在这个时期,他亲眼目睹了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感慨万分,遂写下此诗。 顾况生活在唐朝中期,这个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然而随着王朝的衰落和宦官、权臣的争斗,民生疾苦日重一日。安史之乱更是将国家推向了危机的边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顾况的诗歌创作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的作品始终以关怀民生为主题,揭露社会弊端,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责任感。
真的好吃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