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暮

标题包含
春暮
卷中未有好诗看,草满池塘梦已阑。 客又不来春又暮,一帘新雨杏花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岳(1232年-1302年),字巨山,号秋崖,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祖籍安徽桐城。 方岳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才中进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文章里没有好的诗歌可以欣赏,满池塘的青草已经让人梦醒。 客人迟迟不来,春天快要结束,一场春雨后,杏花纷纷飘落。
去完善
释义
1. 卷中:指书卷中; 2. 好诗:优美的诗歌; 3. 看:阅读; 4. 草满池塘:形容春天的景象,小草长满了池塘周围; 5. 梦已阑:梦境已经消散; 6. 客:这里指拜访的客人; 7. 暮:傍晚; 8. 一帘:一整片窗帘; 9. 新雨:刚刚下过的雨; 10. 杏花残:指杏花花期已过,花瓣凋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孤独。首句“卷中未有好诗看”表明诗人翻阅了许多诗集,但未发现令人满意的作品,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追求与渴望。第二句“草满池塘梦已阑”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外部环境:池塘边的青草已经长满了,这表明春天即将结束,梦境般的美好时光已然远去。接下来的两句“客又不来春又暮,一帘新雨杏花残”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落寞之情:客人没有到来,而春天却已接近尾声,一场春雨过后,杏花开始凋谢。诗人通过描述春天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他期盼友人来访的期待落空、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生活的寂寥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暮》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一首咏春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从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来看,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方岳在经历了南宋末年的社会动荡和个人不幸之后创作的。 在南宋末年,国家政治腐败,外患严重,人民生活困苦。方岳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目睹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不幸,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愤懑。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深深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时期,方岳的人生经历了不少挫折。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后来虽然得到了朝廷的任用,但在官场上并不得意。此外,他还可能遭受了家庭的变故,如亲人的离世等。这些人生的曲折,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在《春暮》这首诗中,方岳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揭示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悲剧性。这种对比手法,既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他对时代不幸的深深哀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