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落花辞高树,最是愁人处。一一旋成泥,日暮有风雨。
不如沙上蓬,根断随长风。飘然与道俱,无情任西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儿离开高高的枝头,这是最让人感到忧愁的时刻。一朵接着一朵飘落,很快就变成了泥土,而到了傍晚,又会有风吹雨打。
这情景还不如沙漠中的蓬草,即使根系被切断,也能随着大风飘扬。在风中飘摇不定,却顺其自然,无论是东西南北,都无动于衷地面对。
去完善
释义
1. "落花辞高树":这里的花指的是花朵,落是动词,指凋谢,辞是高大的树木。整句话的意思是花朵从高高的树上凋谢下来。
2. "最是愁人处":最是在古汉语中表示程度副词的最高级,意思是“非常”或“极其”,愁人表示使人忧愁。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是最让人感到忧愁的地方。
3. "一一旋成泥":这是一句写花的飘落过程的句子,一一表示逐一,旋是立刻,成的宾语是泥。意思是一一的花瓣立刻变成了泥土。
4. "日暮有风雨":这句诗句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傍晚景色。日暮是天黑的时候,暮是指太阳即将落下的时刻。风雨可以理解为刮风和下雨的天气现象。
5. "不如沙上蓬":这句诗以沙上的蓬草作对比。不如此处表比较的意思,蓬是一种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常用来比喻坚韧的品质。
6. "根断随长风":这句诗句描述的是沙上蓬的生存状态。根断表明它没有固定的生存环境,长风是指强烈的风力,随风漂泊。
7. "飘然与道俱":飘然形容轻快地飞舞,与道俱是随着风向而动的意思。这句话写出了沙上蓬随风飘扬的姿态。
8. "无情任西东":无情在此句中并非通常理解的没有感情,而是无拘无束,任其自然之意。西东在这里代指东西方向,寓意无论风向如何变化,沙上蓬都能顺其自然。
去完善
赏析
《落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表达人生哲理的诗歌。诗人以落花的凋谢过程为引子,将个人的命运和情感融入其中,展现了一种深沉的生命思考。在诗人眼中,花落的情景最为触动人心,令人产生惆怅之感。紧接着,诗人在描绘落花慢慢变成泥土的过程中,穿插了黄昏时分的风雨,这更为画面增添了凄凉的氛围。此处的“泥”是诗人借指生命的终结,暗示了万物终将走向消亡的命运。而风雨则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磨难与挑战,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忧虑之情。
然而,诗人并未陷入无尽的哀伤之中。在后两句中,他以沙上的蓬草作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与之不同的生命态度。蓬草虽然生长在沙土之上,看似脆弱,但在遭遇狂风肆虐之际,它们能够毅然决然地跟随长风而去,漂泊四方。这种对生活的超脱与洒脱,正好与前面落花的哀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认为,与其像落花那样眷恋枝头、畏惧风雨,不如如蓬草般顺其自然、随波逐流,实现生命的豁达与超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落花》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花落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黄滔正处于唐末五代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黄滔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然而,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他的人生经历颇多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并未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钻研文学,终于在唐朝末年成为一位著名的文人。
在这个时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黄滔深感人生无常,美好时光总是转瞬即逝。于是,他以落花为题材,创作了这首《落花》,表达了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