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姊夫焦韫叔兼简三姊

标题包含
寄姊夫焦韫叔兼简三姊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 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 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 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 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 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 泻此罇中酒,美鱼其饮羮。 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 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 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令(1032年-1059年),字逢源,号钟山子,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南京,家境贫寒,自幼勤奋好学。 王令年轻时曾师从王安石,深受其影响。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以诗歌最为著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轻舟驶过晴朗的江河,载着人们日夜行进。 远离家乡,心中却充满了对家的思念,让肠胃也失去安宁。 无法得知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只好提前计划好回乡的路程。 时常回想起分别时的场景,泪水不禁流淌下来。 抬头仰望空中的云朵,低头俯瞰水上的浮萍。 我们都在这天地之间漂泊,难免会有相同的命运。 倾尽杯中美酒,品尝美味的鱼羹。 即使饱腹也不能忘怀饥饿,强制自己喝醉最终还是会清醒。 虽然相隔遥远,但言语和消息依然能传达。 希望借助东南的风,时常传递西北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1. 风舟:指顺风的船。 2. 晴江:晴天的江河。 3. 身远心在家:虽然身体远离家乡,但心中却时时思念着家。 4. 腹肠何由平:心中的思念使我难以平静。 5. 未知所到期: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6. 还归程:回家的路程。 7. 时寻别时语:不时想起离别时的情景和话语。 8. 涕泪下纵横:眼泪止不住地流淌。 9. 风中云:随风飘散的云朵。 10. 水上萍:漂浮在水上的浮萍。 11. 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我们同在天地之间,命运难免漂泊不定。 12. 泻此樽中酒:倒出杯中的酒。 13. 美鱼其饮羮:美味的鱼汤。 14. 虽饱不厌饥:虽然吃饱了,但还是无法消除饥饿的感觉。 15. 强醉终自醒:勉强让自己沉醉,但最终还是要清醒过来。 16. 笑言虽在远:虽然我们相隔遥远,笑声和言语却能传递。 17. 音问犹有形:书信往来仍然可以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18. 愿因东南风:希望借助东南风。 19. 时寄西北声:时常传来来自西北的讯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寄姊夫焦韫叔兼简三姊》,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诗中的“焦韫叔”和王令的三姊为夫妇关系,王令以此诗表达了身处异地、思念亲人的情感。 首联写风舟在晴江上行进,昼夜不停。诗人借舟行之喻,描绘自身远离家乡,在外奔波的情景。 颔联诉说思乡之情,表达出对家中亲人的担忧和思念,意指离家漂泊的心绪难以平复。 颈联表达诗人对未来行程的期待和规划,虽然离开故乡,仍心系归程。 接下来四句写离别时的场景与心情,泪水交织,悲痛难掩。诗人以风中云、水上萍的形象,比喻自己和亲人同在世间,却各自漂泊的境遇。 尾联描绘诗人欢宴的场景,享用美食、畅饮美酒,但终究会自醒,表达了身在他乡的寂寥之感。尽管相距遥远,诗人仍期望能借助东南风吹送西北的声音,传递对远方亲人的关切之情。 整首诗以漂泊、离愁为主题,深刻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的寂寥以及对故乡亲人的牵挂。诗人通过对风和云的描绘,赋予了诗篇浓厚的抒情色彩。同时,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民众离散的现实状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寄姊夫焦韫叔兼简三姊》出自宋代诗人王令之手。创作于北宋时期,时间约为公元1050年前后。 在这段时间里,王令的生活充满了困苦和磨难。他自幼家境贫寒,尽管聪明才智过人,但因生活所迫未能接受系统的教育。成年后,他四处奔波谋求生计,曾一度担任县令的幕僚,但因不愿依附权贵而被排挤离职。此外,他还饱受病痛折磨,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 北宋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严重束缚着人们的发展,特别是像王令这样的寒门士子,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却往往遭遇现实的残酷打击。在这首诗中,王令表达了对姊夫焦韫叔和三姊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在那个时代的无奈和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