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吟
小人无节,弃本逐末。
喜思其与,怒思其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小人:地位低的人;也指道德品质低下的人。这里指的是后者。
2. 无节:没有节制,失去操守。
3. 弃本逐末:放弃根本而追求细枝末节的东西。这里是说小人贪图名利而忘记了自己的道德责任。
4. 喜思其与:喜欢思考自己得到的东西。这里的“与”是给予的意思。
5. 怒思其夺:生气时就想把别人的东西抢过来。这里的“夺”是抢夺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小人吟》这首诗歌通过描绘小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揭示了他们的自私和贪婪本性。诗人首先指出“小人无节”,强调他们缺乏道德底线,不懂得遵守道义原则。接着,诗人用“弃本逐末”来形容小人行为的荒谬,他们抛弃了做人的根本,去追求一些不重要的东西,这正是小人可悲之处。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小人的心态:他们高兴时就会想着与人分享,愤怒时则想着夺取别人的东西,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正是小人的人格写照。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剖析了小人的丑恶行径,让读者对小人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人吟》是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邵雍的一首描绘小人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10年至1077年之间,即邵雍在世期间。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历经了由盛转衰的过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在这段时间里,邵雍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自幼好学,才华横溢,但由于家境贫寒,未能获得科考功名。后来,他得到了范仲淹等人的赏识,得以进入仕途。然而,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实现,最终选择在山林间潜心研究学问。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阶层分化严重,许多文人墨客在社会动荡中感叹时局不稳。邵雍作为一个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中的小人现象深感痛恨。在这首诗中,他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小人的丑恶面目,表达了对正义和公正的呼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