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立春
中原扰扰尚胡尘,坚坐江南懒问津。
漫读旧诗如昨梦,却疑往事是前身。
子桑自了经时病,原宪长甘一味贫。
刺忍雪寒君莫病,土牛花胜已迎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中原地区动荡不安的时刻,我却安然地坐在江南,对世事漠不关心。
此时重读那些过去的诗篇,感觉它们如同昨日之梦般亲切。我甚至开始怀疑,那些过往的事情是否曾是我的前世经历。
就如子桑自己了解自己的病情一般,我也在过着自己简单而贫寒的生活。我知道这种寒冷并不可怕,当春日来临,万物复苏之时,你也会看到那盛开的土牛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辛酉:古代干支纪年法的一种,即农历的鸡年。这里指代具体某一年份,例如公元1201年或公元前471年等。
2.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开始。通常在公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
3. 中原:中国的中部地区,包括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等地。在这里指的是战乱四起的北方地区。
4. 扰扰:混乱、纷扰的状态。这里形容战乱的景象。
5. 尚:仍然、还是。表示时间延续的副词。
6. 胡尘:指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的地区。
7. 坚坐:坚定地坐着,形容稳定的心态。
8.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通常指中国南方地区。
9. 懒问津:指对世事漠不关心,不愿过问。
10. 漫读:随意阅读、漫不经心地读书。
11. 如昨梦:如同昨天的梦境一般模糊不清。
12. 却疑:怀疑、疑惑。
13. 往事:过去的经历、故事。
14. 是前身:这里是前世经历的投影。
15. 子桑:子桑户,战国时期鲁国人,道家学者。这里以子桑自比,表达作者自我疗愈的心态。
16. 了:结束、治疗。
17. 经时病:长时间以来的疾病。
18. 原宪:孔子的弟子,以勤俭著称。
19. 长甘一味贫:长期甘愿过贫穷的生活。
20. 刺忍雪寒:忍受寒冷的天气。
21. 君莫病:您不要生病。
22. 土牛花胜:指用泥土制作的牛形花灯上装饰有花朵,寓意春天已经到来。
23. 已迎春:表示春天的到来。
去完善
赏析
《辛酉立春》这首诗歌以“立春”为题,既表达出时光流转的感慨,又通过描绘不同场景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思考和洞察世事的智慧。首句"中原扰扰尚胡尘",描绘了战乱频仍、家国堪忧的乱世景象,而"坚坐江南懒问津"则显示了诗人从容淡定的处世态度。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写道"漫读旧诗如昨梦,却疑往事是前身",通过对读诗的回忆,巧妙地将人生岁月比作梦境,同时隐含了一种沧桑之感,令人对往事产生深深的怀念和沉思。而诗人用"子桑自了经时病,原宪长甘一味贫",表达了对君子修身养性的向往,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赞美。
最后两句"刺忍雪寒君莫病,土牛花胜已迎春",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即使生活艰辛,依然要坚韧不拔,坚信春天的到来。这是诗人从自身感悟出发,传递给读者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领悟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辛酉立春》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吕本中在辛酉年(公元1141年)所创作的。这一年正值金朝侵犯南宋的时期,北方的沦陷以及民族矛盾的激化使得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此期间,吕本中的父亲吕景山被任命为江南东路安抚使,他们一家居住在南京,亲眼目睹了战乱的惨烈。此外,吕本中也参加了当时的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及第,这使他感受到了时代的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的社会政治背景也颇为复杂。在金兵南侵的压力下,朝廷内部出现了主和派与主战派的斗争。而吕本中身为一名士人,面对国家危亡的困境,自然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将这种情感寄托在诗歌之中,借以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