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风透纱窗。
叶落银床。
夹缬林、吹下严霜。
新篘浮蚁,班坐飞觞。
有岩中秀,篱中艳,洛中香。
金钿放蕊,玉粒争芳。
惯年年、来趁清商。
不应素节,还有花王。
看正封诗,龟年调,太真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微风透过纱窗拂面。
落叶飘落在银白色的床上。
在树林中,树叶的颜色犹如古代的印花布,严霜渐渐降临。
新酿的美酒浮着泡沫,朋友们一起举杯畅饮。
这里有山间的美景,篱笆边的艳丽,以及洛阳的香花。
金黄色的花朵开放,洁白的花朵争相吐艳。
每年的这个季节,它们都会来庆祝秋天的到来。
不应该只在纯洁的节日里,还有花中之王。
欣赏封正诗人的诗篇,倾听李龟年的曲调,感受杨太真的狂放。
去完善
释义
《行香子》: 词牌名,双调六十六字,前段七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
风透纱窗:风吹过窗户上的纱窗。
叶落银床:树叶落在银色的床上。
夹缬林:指经过染色的树林。夹缬是一种古老的印染技艺。
新篘浮蚁:指刚刚酿好的酒,其中蚂蚁浮在酒面上。
班坐飞觞:指的是轮流着喝酒。
岩中秀:指生长在岩石中的美丽植物。
篱中艳:篱笆上的艳丽花卉。
洛中香:指洛阳一带的花香。
金钿放蕊:金钿指金黄的花朵,放蕊是指花朵开放。
玉粒争芳:形容各种果实竞相生长。
清商:指秋风,古人以商音配秋,故有此称。
素节:菊花别称。
花王:这里指的是菊花。
正封诗:指唐朝诗人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一诗。
龟年调:指唐代音乐家李龟年的歌调。
太真狂:指唐玄宗宠妃杨玉环所跳的《霓裳羽衣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绚丽的秋日景象:窗外风声瑟瑟,落叶纷飞;室内觥筹交错,酒香四溢。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风透纱窗”的轻灵,“叶落银床”的落寞,以及“岩中秀,篱中艳,洛中香”的丰富色彩,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多彩而富有层次感的画卷。
上阕以深秋的风、叶、霜等自然景色为背景,衬托出人们欢宴的热闹场面。诗人以“新篘浮蚁,班坐飞觞”来形容酒的美妙和宾客间的欢快氛围。同时,用“有岩中秀,篱中艳,洛中香”展现自然界秋天的各种美丽景致。
下阕则更加深入地描绘了秋天花卉的馥郁与绚丽。“金钿放蕊,玉粒争芳”两句将花的绽放和争艳描写的淋漓尽致。紧接着作者提到“惯年年、来趁清商”,强调这种繁荣景象在每年的秋季都会出现,而且年年都有新的期待。不仅如此,作者还强调“不应素节,还有花王”,意指即使在萧瑟的秋天,也有属于这个季节的花中之王。最后,诗人引用“正封诗,龟年调,太真狂”的例子,揭示这首词的主旨——赞美秋天的美好,并以史为鉴,突出其对秋天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生动且立体的秋天画面。同时,以诗人的巧思和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秋天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行香子》是北宋著名文人葛立方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06年,正值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葛立方辞去了官职,回到了故乡江南地区。他目睹了家乡的繁荣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于是创作了这首词来表达他对家乡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在这个时代,北宋社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迅速。葛立方作为一名士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然而,他在官场上的遭遇并不顺利,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因此,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葛立方的矛盾心情:一方面,他对家乡的繁华景象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他又对现实社会的黑暗面感到忧虑。
总的来说,《行香子》这首词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同时也展示了葛立方这位文人墨客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去完善